中国妇女报微博:春晚的性别观念怎么就不长进呢
2月1日,全国妇联机关报《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发布长文章《一年又一年,春晚的性别观念怎么就不长进呢》。文章点名批评了央视春晚小品《真情永驻》、《大城小爱》和《信任》。
微博截图
以下为全文:
虽然央视春晚早已落下了帷幕,网上热火朝天的吐槽亦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但有些话咱还是不得不说。
本届春晚是央视的第35台春节联欢盛宴,与观众见面的30余个节目,无论是灯光舞台,还是表现内容,均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就像春晚总导演杨东升做客央视新闻频道说得那样,“我们自己已经很满足了”。整体不错当然不等于没有瑕疵,事实上,春晚有些地方还是亟需改进的,甚至需要大刀阔斧地改进,比如言语类节目中大量存在的歧视女性的问题。
春晚结束后,央视公布了收视率排在前五名的五个节目,唯一上榜的小品《真情永驻》排在第二。然而,就是这个小品,浑身都是槽点。小品说的是一对离异夫妻,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意外牵手,在接受主持人提问环节时,两人用互相人身攻击的方式展示夫妻真情,最终真相揭开,妻子当初提出离婚的真正原因,是自己意外流产丧失了生育能力。
出乎意料的剧情设计,是建立在诸多的假设之上的,假设女人的最大价值是给男方家庭生育儿子,假设女人如果不能生育就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假设牺牲自己而成全夫家香火不断的女人才配得上“伟大”俩字。这个小品一再强调夫家世代单传,暗藏着一个陈旧的观念:女人十月怀胎生育的孩子与自己关系不大。
男尊女卑的根源在于,儿子是自家传宗接代的正统,女人是延续夫家香火的器皿,《真情永驻》则是把这一观念不加掩饰地搬上了荧屏。而在小品《信任》中,当电话里传来妻子生的是儿子的消息时,大家那种喜形于色的表情都挂在了脸上,本来三十元的打车费,刚刚还斤斤计较的丈夫立马要给出租车司机冯巩百元大钞。两个小品虽然主题不同,但在强化这个社会存在已久的男孩偏好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情永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思想愚昧的“伟大”女人,遥相呼应的是,《阿峰其人》里38岁还没有结婚的事业型李姓女经理,则被贴上了“黄金剩女齐天大剩”的标签。无论是因不能生育而主动离异的女人的赞扬,还是对不想走进家庭的“大龄剩女”进行嘲讽,两者逻辑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女人的天职就应该是为男方家庭服务。
性别平等需要男女两性共同完成,女性的自我觉醒非常重要,男性的支持也必不可少。虽然愚昧的女性形象令《真情永驻》招来一片骂声,但如果能塑造一个豁达开明的男性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成功。剧情也确实有往这个方向流动的迹象——在得知妻子提出离婚的原因是丧失生育能力这一事实后,丈夫随即满含深情地表示:“她就是一辈子不给我生孩子,我也不跟她分手。”
然而,接下来的真情告白,把这个小品仅有的一点光辉彻底淹没,丈夫说:“我在外面干活累了,你给我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天冷了你怕我冻着,你给我暖被窝……”活脱脱一个服侍丈夫的“女奴”映入眼帘,说到底,这个小品对女人的评价还停留在妻子能否照料好丈夫的饮食起居上。
在《真情永驻》的末尾,主持人建议这对夫妻做一个试管婴儿,还说明年上节目争取带一个孩子来,丈夫接的话茬是:“不是争取,而是必须!”还说“要就要俩,双卡双待!”我能理解现实世界年轻夫妻渴望拥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的想法,但联想到小品中妻子离异的难言之隐,联想到生育就是给夫家生育儿子延续香火这样的细节设计,如此圆满的大结局还是令人不寒而栗。
在细节上,《真情永驻》博得了阵阵掌声,但这些掌声,要么是在抖贬损女性的机灵,要么是在强调传统的性别秩序,比如节目一开始,就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甄小姐是一个真正的小姐”的台词。而在整个过程中,剧情始终在“男人赚钱女人花钱”这样的逻辑中层层推进,就连妻子在微信群里卖妇女用品,都要加上“妇女用品虽然都是女性在用,但刷卡埋单的都是男人”之类的桥段。
“丈夫,丈夫,反过来就是付账!”《真情永驻》的台词确实令人拍案叫绝,好像只有给妻子付账的丈夫才是新时代的暖男,但其根本还是把广大的女性假设在了家庭而不是社会的附庸位置;每一个慷慨大方掏钱的丈夫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贪得无厌花钱的妻子,貌似要表达丈夫对妻子的真爱,其实暴露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陈规旧则,显然这并不是新时期新女性的真实模样。
遗憾的是,这种思想不仅在现实世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本应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中,几个语言类节目均未能跳出这种性别窠臼。在《大城小爱》中,那名丈夫说:“我就喜欢我媳妇坐在炕头上数钱的那种风采!”在《信任》中,冯巩又把这种观念重复了一遍:“咱是男人,是负责挣钱的,像花钱那样的粗活,就得让老婆去干!”
1995年9月,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女性与媒体方面,当时定了两个主要目标,其中之一是,改变媒体传播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陈规定性,打破僵化的角色规范。既然春晚节目存在性别歧视的事实,剧组就应该正视问题,邀请性别专家把关号脉,该砍掉的砍掉,该删改的删改,毕竟没有性别歧视的“绿色”春晚是央视作为媒体的应有之责。(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