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特朗普带来狂风暴雨,洛克希德照样走钢丝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F-35战斗机好容易等来一些好消息。在1月23日到2月3日(演习到2月10日才结束)的红旗演习中,F-35以15:1的交换率横扫第F-15、F-16等老一代战斗机。同在2月3日,美国空军批准最新的第10批次(简称LRIP-10)合同,空军型F-35A的单价首次降到1亿美元以下,“仅有”9460万美元一架;陆战队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F-35B降价到1.23亿美元一架;海军的弹射型F-35C降价到1.22亿美元一架。
与2016年11月2日才最后落实的第9批次相比,90架(55架美国订货,35架出口订货,至少在LRIP阶段,所有外国订货全部由美国代办)战斗机总降价7.28亿美元,这已经被特朗普划拉到自己的功劳簿上了。与2007年的第一批次的2.21亿美元单价相比,已经降低了超过60%。主管F-35计划的联合项目办公室(简称JPO)宣称在2019年要降低到8500万美元一架。2月8日,F-35又上头条了,这一次不是飞机本身,而是洛克希德威胁要起诉美国军方的霸王定价做法。
又上了头条的F-35
F-35的研发至今尚未彻底完成,还有一些试飞项目在进行中,尤其是火控软件要到3F标准才算达到基准作战能力,现在的所谓初始作战能力都只能达到部分作战能力。按照规定,只有在试飞全部完成、性能达标后,才能开始全速生产(简称FRP)。逐步加速的低速预生产(简称LRIP)在2007年就开始了,计划在试飞完成的同时正好达到全速,原计划在2018年达到这个时间点,现在看来更可能是2019年。LRIP各批次标以LRIP-1、LRIP-2、……,2月3日达成合同的是LRIP-10。
还在很早,F-35就陷入超支、拖延的困难之中,LRIP-1的2.2亿美元单价更加加重了人们对F-35的质疑。在后续批次中,批量稳步增大,单价稳步降低,但还是大大高于期望。奥巴马时代的特色之一是接连陷入国债违约和政府停摆危机。为了控制财政赤字,奥巴马和国会两党最终达成预算控制法案(简称BCA),严格控制政府开支,试图逐渐重建收支平衡。这对国防开支造成沉重压力,也对“低档高价”的F-35形成泰山压顶般的降价压力。JPO与洛克希德的后续LRIP合同在价格上激烈交锋,应该2015年就完成的LRIP-9谈判一直到2016年11月2日才最后落实,这还是在JPO使出单方面定价的大杀器后才做到的。
一般说来,合同价格是双方都同意的。但对于F-35来说,买方和卖方是一对一,双方都有“霸王”因素,但最终还是军方更加强势。在洛克希德拒绝同意军方压价的情况下,JPO单方面制定“合理”价格,并发布合同。洛克希德可以在1月31日之前提出上诉,但在到期之前没有提出上诉,一般认为是将如约执行合同。LRIP-10也是这样决定的。但事情并没有完。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在F-35的生产结束之前,合同双方都始终可以追溯。也就是说,还有至少20年时间可以追溯。
2月8日,洛克希德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布鲁斯·坦纳在华尔街的一个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年会上说到:“如果我们同意这样的定价,我们早就接受了合同,所以显然我们认为我们和政府(军方)方面还是有分歧。我不认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可能有多个渠道可以继续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是法律渠道,也可以在未来谈判和不同考虑中不通过法律途径就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急,没有必要现在就急于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这不是洛克希德第一次做出暗示,在1月24日的股东大会上,总裁玛丽琳·休森也说到:“基本上我们现在对LRIP-9不急于做任何事情。我们还在继续研究解决LRIP-9的问题。”
“要把军方拉下马”的洛克希德
洛克希德威胁要动用法律手段,把军方告上法庭,这对于依赖军方订单的军工公司来说,是异乎寻常的。
在合同价格方面,一般有几种做法,一是固定封顶价格,超过部分由卖家吃下去;二是固定利润,卖家的成本向买家透明,买家保证卖家固定的利润;三是自由价格,双方互不透明,谈成什么是什么。
在彻底的市场经济中,自由价格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这要求买家与卖家都有走开的选择,谈得成就谈,谈不成一拍两散,另外找人。但对于买家与卖家是一对一而且双方生存都取决于这一生意的情况下,自由价格实际上行不通。固定封顶价格是常见的合同做法,但这要求买家对卖家和卖家对自身的实际成本有精确的估计,否则不是做冤大头,就是要了卖家的命。固定利润看似不合理,但实际上在双方互信和透明的情况下,不失为可行做法,很多在价格上受到管制的公用事业就是这样的,关键是要确定合理利润和管住卖家不可控的成本爬升。
F-35至今烧钱一样的成本爬升已经使得盟国都开始不满意,要重新考虑订单,而订单数量的缩减又会使单机成本上升
美国军方曾经青睐固定封顶价格的做法,但几次下来发现不行,应该固定的天花板价格实际上弄到最后还是浮动的,因为军方不能承担鸡飞蛋打的后果。后来实际上大多是某种形式的固定利润模式。
对于F-35的LRIP来说,原计划每年一个批次的LRIP,从数量到价格,每年都要重新谈判。洛克希德提出,军方应该一次性谈妥未来三五年的LRIP,这样不仅节约大家的时间和投资,也减少不定性,增加透明度和稳定性。不定性是有成本的。公司是要盈利的,为了减少每年浮动的批量和价格的影响,公司必然要预埋一定的利润裕度。多年LRIP的一次“团购”降低了这样的不定性,也降低了利润裕度的必要。
问题是,在奥巴马时代,BCA使得军费受到严重压缩,而反恐战争还在继续。作战津贴、装备损耗和维修、弹药消耗、新装备采购都在争夺缩小的馅饼,JPO也说不好明年到底能拨多少款、买多少架F-35,于是只有这样年复一年地在LRIP谈判中对耗。对于JPO来说,单方面压价有助于控制开支、保住采购数量,这对洛克希德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没有了产量,对洛克希德也是鸡飞蛋打。但公司是要盈利的,不仅要吸引投资,也有助于保住人才、更新设施和投资新技术。JPO利用垄断地位单方面压价,“无度”削减利润,是对洛克希德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如果洛克希德最后决定打官司,这应该是最大的理由。
已经被特朗普的几次推特折腾的股价高高低低,再要削减利润,估计洛克希德是真揭不开锅了
不过和头号(实际上也是唯一)大主顾打官司,那是翻桌子的节奏,不到狗急跳墙,洛克希德不想走这条路。但现在的大环境对洛克希德很不利,不做点姿态,以后日子更加难过。
首先要防止JPO“无度”压价形成习惯,最好在后续批次的时候,预算环境宽松一点,JPO可以帮洛克希德适当补回LRIP-9和-10的损失。
其次,特朗普的推特发过了,现在马蒂斯也下命令了,军方在检讨F-18E Block III代替F-35C的问题。要是真的取代了,那海军的260架和陆战队的80架F-35C就泡汤了。缩小总批量要造成F-35A和F-35B的涨价压力的,但已经降下来的价格又极难涨回去。
如果F-35C被砍掉,洛克希德必须改变JPO的价格期望。还有一个补偿途径是正在展开的T-X教练机计划。洛克希德用韩国KAI的T-50A“金鹰”投标。美国空军把这笔生意给洛克希德也是避免洛克希德继续在LRIP-9和-10的问题上纠缠的办法。但考虑到要保护波音的战术飞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因素,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特朗普上台对美国军工带来微妙的影响。一方面两党都同意,BCA控制赤字的效果有限,但对美国军力已经造成实质性损害,现在爆料的海军和陆战队有53%战斗机不能升空,单算打击飞机的话,那就是62%,单算陆战队“大黄蜂”的话,更是高达74%,这正是缺乏维修经费的影响。两党都同意取消BCA,增加军费,问题是怎么控制赤字和维持社会开支,还是鱼与熊掌的问题。
另一方面,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决心打破陈规陋习,还自诩善谈生意,亲自过问LRIP-10的谈判,强力而持续的压价压力几乎不可避免。洛克希德还将继续在F-35定价问题上走钢丝,而且是在风狂雨骤和地动山摇中走钢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