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薇薇:88年生的“中年”杀手?我度过的也许是假青年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从薇薇】
描述金正男行刺人是“19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采访赵雷称母亲“34岁老来得子”,为了吸引眼球,迎合焦虑,媒体已经放弃了节操。
是不是中年,其实不需要联合国的定义,也不需要科学家的评估,说到底只是一个人生态度、语言习惯问题。
古人是有节操的,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岁月里,三十的男子依然昂扬向上,称而立,四十的男子尚在强壮之年,称不惑。88年出生的女子,虽说早过了花信年华,如未出嫁也能叫摽梅之年,总是一个好词。
朕说朕是汉子,朕自己说了算
青春、朱夏、白秋、玄冬被中国古人比作人生的四个阶段,中年为夏。我们现在只用第一个词青春了,后面三个日本人还在用,有个日本诗人名字就叫北原白秋。
日语的词条定义中年“一般的には青年(16歳~30代前半)と老年(50代後半~60代後半)の中間、青春と白秋、玄冬の間”,说的就是中年是朱夏之年,当然是好词。日本厚生劳动省推出一项旨在增进21世纪国民健康的运动——“健康日本21”计划定义:“幼年期0 - 5歳、少年期6 - 14歳、青年期15 - 30歳、壮年期31 - 44歳、中年期45 - 64歳、高年期65歳”。
日语里管年轻人叫若者,在日语维基百科“青年”词条下,能看到一段感人的话:“只要人活着,自己的人生就还是初期。在许多需要经验的领域中,一般被称为中年和老年人的年龄,也被当年轻人对待。”并引用实业家安田善次郎的话“五十、六十は鼻たれ小僧 男盛りは八、九十”,五六十岁还是爱哭鼻涕的小鬼,八九十岁正值人生的壮年呢。
这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概。说到曹操,日本人做的《三国志》游戏里,劝降对方势力的说辞经常是称对方“风烛残年”,如此一来,曹操这样有志气的君主,恐怕是永远不会投降的吧。
日本光荣游戏公司《三国志》游戏中的曹操
早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随处可见出来工作的老年人,日本媒体搞这样的大新闻,估计伤害不了谁。其实青年这个词,本来就是通过媒体蔓延开的语言。
现在所谓的青年,中国古语一般称“少年”、“后生”及“郎”等,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其中的“少年”都与现在的“青年”同义。各民族过去对年轻人均有各自的称谓,如俄语称 “OTPOK”,意为没有说话权力的人。江户时代前,日本武家的男童12岁就算成年,德川家康大约十岁就元服了,青年期含义显然也与现代不同。
德川家康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特别是18世纪基督教创办青年联合会以来,青年一词始正式出现。19世纪中期,在世界范围兴起基督教青年会,中国最早的青年会定名为“学塾幼徒会”,1902年29个各地同名团体在上海开会,确定统以“基督教青年会”为正式名称。正值大众传媒兴起的年代,“青年”一词也流行在当时的报刊中,如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办了《中国的青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办了《学生青年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还不得不因重名问题次年改名《新青年》,可见当时“青年”刊物之多。到1919年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
“青年”一词虽不像“社会”一词翻译自日本,但在中日两国的流传,却有相似的经历。
1880年,东京基督教青年会开始使用“青年”一词,日俄战争后的变迁中,青年一词的隐含之意改变了,青年与年轻人的不同开始明确。在甲午、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青年“烦闷现状”、“堕落现状”风起,“烦闷青年”也好,“模范青年”也罢,这些说法其实强调的已经是年轻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强调年轻人的服务社会、自我实现。
“青年”概念伴随着近代社会工业生产和教育的发展,日本青年理论之祖德富苏峰在《新日本之青年》一文中说,青年的理想与意志,源于自然而然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大正的青年于帝国之前途》一文中则突出,国家的危机意识成就了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在备战状态下的近代国家,青年的理想形象就是合格的士兵。
五四运动,按照官方的定义,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就青年的概念而言,限定的是学生、知识分子等少数精英,这和作为日本近代化产物的“青年”是相似的。民族战争、阶级革命造就了“青年”,中日两国的大众媒体则普及了“青年”这个符号。
到了20世纪60年代,埃里克森青年心理学在世界青年运动中流行,其中就不再有青年先进性、先驱性的论述,青年从革命主体回归到了日常生活中,成为有待教育、成长,经济生活上还需要帮助的边缘群体。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生的划分,埃里克森定义中年是40-65,作为参照:牛津英语词典 45–65 韦氏词典 45–64 柯林斯词典 40–60 美国人口调查局 45–65 美国精神病学会 40–60
也可以说,现代的青年将近代的青年从志向高远的语境中拉回了正常、自然的人生周期,从理想的形象拉回了现实。不过,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如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依然长期维持了超越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青年含义。
当然,人生周期的定义既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生理的,更可以是政治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便联合国内部,对“青年”也有不同的年龄划分:比如,联合国秘书处(UN Secretayia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规定的青年是“15~24岁”;联合国人居署的规定是“15~32岁”;联合国非洲青年宪章规定的青年是“15~35岁”。
就此而言,“19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无论如何也该称为青年女子。如果不论立场,就其要执行的政治任务来说,唯有近代语境下的“青年”适合担当,也唯有青年最适合所需要的身体状况。这则消息的“正确”解读,难道不是说明88年生的人“年轻有为,堪当大任”,被组织看中了吗?
当然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打了引号,肯定是不支持。好比同样是青年,现在有杀手和恐怖分子,也有无数有为者;回看更早的岁月,“青年”也有日本军国主义培养的,和五四运动培养的,他们能一样吗?!
而转发这条消息的我们,有的在北上广打拼,有的在生存线上挣扎,有的还没清空购物车就已经发觉自己老了。每个人都年轻过,但有多少人会感慨,自己度过的只是一个假青年。做一个真青年,也许永远不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