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清华大学降低外国学生门槛,真的不公平?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魔王】
近来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彻底取消了外国学生的笔试门槛,只留下语言要求,以便持有外国护照的人可以更轻松地进入清华大学。不少新闻标题带有强烈的抱怨情绪,如“十年寒窗苦读不如一纸国籍”;网上评论也是一边倒的批评。而我个人,却有些担心清华大学会迫于压力,取消这一政策。
因取消外国留学生的笔试门槛而得出“清华对国人不公平”、“崇洋媚外”的结论有点早了。事实上,相比其他国家的大学,清华大学取消留学生的考试门槛已经算很晚了。
以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为例。无论是就读本科还是研究生,外国留学生在学业方面需提供两份证明:一份平均学习成绩80分以上(满分100)的成绩单,及一份英语雅思6.5分或以上的证书。至于校方的笔试,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的。而与此同时,新西兰本国学生却需要很高的NCEA(学业水平国家证书)学分才有可能被奥克兰大学录取。虽然新西兰学生上奥克兰大学的难度远小于中国学生上清华大学的难度,但NCEA依然类似于中国的高考概念,外国留学生上奥克兰大学的门槛还是要比新西兰本国学生低的。
奥克兰大学现在的世界排名虽落后于清华大学,但十多年前还是稍微高些的。那时新西兰所有大学的留学生入学门槛就已是这样低了,以至于很多在国内只是二三本成绩水平的中国留学生可以进入这些高校学习,新西兰的大学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以至于留学产业成为新西兰的经济支柱之一。
再分析一下清华大学降低留学生门槛的根本原因。
清华校方表示,这是为了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声望和水平。这一回答让我感觉莫名其妙,因为大学应该是先具备过硬的实力和世界闻名的好声誉,才会吸引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慕名而来,而不是反过来靠低门槛大量引进良莠不齐的外国学生充门面。然而,当我看到“QS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li Symonds)”的排名细节后,终于有点理解了。
上图为清华大学最新的2016年的排名,整体排名第24位,相比2014年算是巨大的跃升。图中可以看出,QS世界大学排名的依据分别为“学术名誉”、“雇主中的声誉(反映毕业学生的工作水平)”“师生比例(反映师资和教学质量)”、“论文引用”、“国际师资”和“国际学生”。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前几项排名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国际师资和国际学生两项却是相当刺眼的短板。
那排名世界第二的斯坦福大学的各项评分如何呢?
上图可看出,斯坦福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然而,这几项评分的权重其实是不一样的。据QS自己提供的资料,“学术名誉”要占40%的权重,而国际师资和国际学生则分别只占5%的权重。如奥克兰大学的评分是这样的:
资料显示,即使奥克兰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也并不能让奥克兰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因为它的“论文引用”这项得分太低。这些对比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很可能是为了提高QS世界大学排名,扶起自己的最短板项目而出台这个政策。若真如此,还可以理解。
而这样,又延伸出另一个问题——清华大学是否太“迷信”QS了?为什么QS说要评比国际学生,清华就要追随呢?我们再看看清华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世界大学排名。
在THE榜单上,清华大学总分名列世界第35名,其中“国际观”这项也非常低。尽管会有人质疑这些排名机构评分太主观,但不可否认,这类报告依然是绝大部分学生和学者的重要参考指标。外国生源——尤其是优质学生——常根据这些排名选择大学,因此,清华如果想多招收国际人才,就不得不向这些排名低头。降低外国学生的入学门槛一定会引来很多所谓“不优质的”外国学生,但同时随之提高的国际排名也会吸引更多“优质的”外国留学生,这算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
此外,大家认为入读条件“不公平”,其实有另一方面的“不公平”来平衡,看看新西兰的大学就知道了。
新西兰部分本地学生可能也会认为外国学生不用参加NCEA考评不公平,但外国学生在新西兰付出的学费是本地生的5倍左右,且毕业标准和难度与本地学生完全一样。中国留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中国大学严进宽出,外国大学宽进严出”,就是在反映这个现实。
这也意味着,准入标准降低而准出标准足够严格的话,所谓的“不优质的”学生并没有能力成功毕业并“拉低”大学的名声。从大学成功毕业的学生,依然是同样高水平的骄子,同时这些高额的学费收入,可以让大学财政更宽裕,可以聘用得起更多更优秀的教授、买得起更先进的研究设施和教学硬件,势必对大学未来的发展有巨大好处。新西兰最大的地产商猜猜是谁?不是XX地产集团,正是奥克兰大学!真的就是这么有钱!所以,清华降低门槛,除了“与国际接轨”,“与资本接轨”也是其获益之一。
清华大学未来“与国际接轨”后,中国学生考清华大学很可能依然会难如登天,这可能才是凸显中外学生的不公平的关键点。新西兰的大学虽然对本地学生门槛较高,但都有类似中国的“成人高考”规则,20岁以后的新西兰本地学生报考像奥克兰大学这样的学校,门槛也是很低的,不再需要NCEA的分数。这些特殊准入(special admission)的方式也同样包括了自考、远程教育。与中国不同的是,中国通过这些途径拿到的文凭,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上的“含金量”比高考途径获得的文凭要差很多,而在新西兰则没有这个问题。
新西兰的就业市场一般不会盲目追求文凭,更在乎的是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比如招聘财会人员,雇主代表会现场要求求职者用办公或财会软件处理一个业务问题,并不会在意对方是否只有高中学历而自学成才,还是拥有研究生文凭。同时,公司在各场合一般也不会炫耀自己公司员工的“本科率”,唯一可能用来炫耀的就是公司赚了多少钱,有哪些业绩成就。既然本国人可以用多样化的方式考取心仪的大学,就业时文凭也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人纠结外国人来留学的门槛是怎样的了。
可见清华大学这次降低外国学生门槛引发争议,本质原因还是中国的就业市场不成熟,还没“与世界接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