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收买英国智库抹黑中国 日本外交是在使下下策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言】
《星期日泰晤士报》1月30日报道说,英国智库亨利杰克逊学会(Henry Jackson Seciety)“每月从日本大使馆获得1万英镑的经费,帮助从事针对中国的公关宣传。”其后,中国媒体做了转载。中国读者看到异常愤慨,有的也会在网络上写了几句气话发泄。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截图。亨利杰克逊学会,鼓励包括前外相马尔寇姆·利夫金德(Malcolm Rifkind)在内的政界人士和记者为日本的反华做宣传。图为利夫金德,他也证实了曾与该组织接洽,并写了担忧中国在英欣克利角核电站工程的文章。
但至于为何日本驻英使馆直接出面做这样的事?强调“新闻自由”、“调查报道”的日本媒体如何转载相关新闻?从事了哪些报道?国内媒体上给出的回答并很多。
一个国家的政府,如果其外交方针是与世界各国交好,建设并维持与其周边国家的外交的话,那么该国的大使馆绝对不可能动用金钱去收买他国智库,从事恶化本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报道。
应该说是国家有明确的外交政策,才会有相关的海外媒体报道政策。在正常的公关沟通不能实现相关目的时候,最无奈的办法就是动用金钱了。如果《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属实,那唯一可以说的是,日本驻英大使馆在用下下策的办法从事反华新闻宣传,犯了道德风险上的大忌,最后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国际社会传为笑柄。
媒体对本国的某些外交政策持有独到见解,有时持批评态度,这在日本等国家比较普遍。如果对本国制定的针对某个国家的外交持完全一致的态度,百分之百地支持国家政策、行动,这比较罕见。
但目前日本舆论却对中国的舆论基本高度一致:主张修复日本与中国关系的声音,在媒体这里几乎听不到;强调中国威胁,或者认定中国不久就会崩溃的文章汗牛充栋。
日本主流媒体在中国问题上持一致的敌对观点,很不自然。在日本驻英使馆收买当地智库攻击中国的问题上,日本媒体集体沉默,应该是对《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事实的一种默认。如果转述了英国媒体的报道,日本民众心底的那点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将被冲破,让日本民众很难理解安倍内阁的对华外交政策。
罕见收买舆论的目的
外务省在日本的地位和其他国家的外交部比起来要高很多,外务大臣至少在政党中属于下任或者下下任党总裁的候选人,是国家政治的中心人物。由于外务大臣的特殊地位,日本各个省厅争取预算的时候,外务省的预算通常也会按外务省的要求给出。
搞外交秘密情报较多,获取秘密情报,不一定都能够拿到发票。到外国更是如此。从外务省的预算内容看,无需发票的费用叫“报偿费”,2016年有9亿日元。
至于像收买亨利杰克逊学会的每月1.5万英镑(折合140万日元),属于能够领取发票的,该不在报偿费中,更多的通过喝咖啡、共进晚餐、打高尔夫球、邀请到日本旅游、邀请参加各种目的非常明确的论坛等等方式,也是明里能够做的。用报偿费做了哪些事,不仅无需发票,更不会公开。
外交上的公关,通常是让对方国家的精英、民众增加对本国的好感,在本国对对方国家提出某种诉求的时候,对方国家的精英能够同意。与相关国家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应对某些国家,从事这方面的舆论工作也是外交家的分内事。
心怀不轨,借其他国家的舆论攻击海外国家,赤裸裸地展现其海外牵制及包围策略,这种现象不是没有,但比较罕见。用留下字据的收买方式做这样的工作,属于做事没有道德底线了。因为这样的攻击只对日本有好处,和攻击的国家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攻击还很可能会恶化攻击国与被攻击国的舆论关系,属于离间两个国家,一旦真相大白,就会让参与攻击的人无地自容,让挑拨离间的国家被嗤笑。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一出来,不用看太多的图片,英国前外交大臣利夫金德的一脸无奈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国内媒体反复追问过日本外交官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日本外交官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回答。日本外交官也无话可说,其实他们对自己同僚的无耻认识得更清楚,也更不能说什么。
牵制中国是日本外交的核心
很多时候,日本媒体把安倍晋三内阁对华外交的特点归纳为“牵制中国”及“包围中国”。右翼的报纸就不去多说了,以经济报道为主的《日本经济新闻》,几乎在涉及安倍对华外交的稿件中,无一不谈及其牵制或者包围中国的目的。
从日本舆论的角度该如何看安倍对华外交?几个侧面反应出的要点如下:
第一,日本媒体在谈外交时,说的最多的就是“日美同盟”。这个同盟虽然在字面上没有“军事”两字,但既然是同盟,军事自然为主。日本与俄国的关系用日本媒体的话来说是很正常、顺利。与韩国的关系也基本顺利,特别是韩国也是美国的同盟者之一,朋友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朝鲜在国际社会几乎没有任何盟友,日本视之为敌对国家。以日本目前的军事能力,如果想打朝鲜的话,估计也就是数小时就能把朝鲜的所有军事设施、政府机关夷为平地,两国在军事方面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剩下来的周边国家只有中国了。日美同盟的一个重要敌对国就是中国。中美之间的交流十分顺畅,突发意外的可能不大,而中日之间的交流十分不畅,突发事件的可能很大。日本强化及强调日美同盟,换句话说就是要牵制中国。《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说出了安倍内阁的真意。
如果不是安倍内阁,情况是否会有所改变?应该说不会的。在对待中国的外交上,安倍自民党强调中国威胁,时刻要“防”中国一手。但包括日本共产党在内的其他政党,在日本内政上与自民党有分歧,但在中国问题上,不少政党比自民党有过之无不及。
日美(军事)同盟在今后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内不会改变,那么以中国为敌的外交也该不会出现松动。
第二,“东海南海”问题。在日本只要读报纸,看电视,就基本上每天都接触这样的问题。日本媒体将东海问题的所有责任推给了中国,把中国描绘成了对日本有领土野心的国家。今后教科书中会加入钓鱼岛的相关内容。安倍内阁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将自己的外交理念植入到所有国民心中,不承认中日之间存在领土问题,要借用领土问题宣泄对中国的永久的敌对态度。
在岛礁建设、南海问题上,日本几乎不谈自己在“冲之鸟”岛礁的建设问题,更对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在南海将一些岛礁扩充为人工岛的情况不去报道,日本媒体不会梳理在南海等海域,是谁第一个建造了人工岛,谁还在继续建设人工岛?日本媒体眼里只看得见中国在南海的相关行动。
日本是准备派海军到南海巡航的。其第一步是为越南、菲律宾等提供巡逻舰艇,希望看到那些国家与中国发生海战,一旦有了战斗,日本军队出来巡航就有了更大的可能。
如果说日美同盟还比较虚,和战争、战斗不能立即挂上钩,日本媒体报道的东海、南海就是直接宣传中国威胁论,火药味特别浓。
日本媒体几乎没有到东海、南海进行过采访,主要消息来源是外务省,个别消息能从防卫省那里得到一些。把牵制中国作为对华外交的核心后,外务省方面公布的东海、南海情报变得特别的多。
应该说,在日本驻英使馆收买英国智库的背后,有这样的外交方针,有这样数年、数十年不会变化的体制。由此观之,日本驻英使馆做什么都不会让人吃惊,日本媒体在收买智库问题上的集体沉默,本在情理之中。
但正如笔者多次强调的,如此僵化的对华策略,对安倍政府以及日本国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