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进口犁,翻出来什么问题?-王宇波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宇波】
“宁可多花十倍钱,也要买进口犁”
这样的事件,在目前中国制造业各个领域都在大展宏图的时候爆出来,确实非常具有争议性,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在有意制造“社会矛盾”。但是这是黑龙江农民们现实的选择,中国的农民可以说是最实在的一批人,他们需要的是高效的作业工具,选择十倍价格的进口犁,是黑龙江农民权衡利弊之后认为的最佳选择。而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阶级矛盾”那样具有不可调和性,多少曾经的国产行业面临一样的困境,但是在经历多年甚至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开始反超国外。
完成翻地之后,土壤表面已经见不到秸秆
当然,现在这个问题出现了,说明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那么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笔者在看到这则新闻时,并没有完全关注国产犁和进口犁的纷争,而是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新华社记者走访的都是黑龙江,这就让笔者产生了疑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发生在黑龙江?
这个问题确实跟地域有关,然而这里所说的地域问题绝对不是贬义,或者说笔者又想要针对东北人民引起什么争端。并不是,因为在全国范围内,东北的农业情况,具有非常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很多方面都是具有领先意义的。甚至笔者要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当大部分人在唱衰东北经济,城市萧条的时候,为什么不关心一下东北发展蓬勃的现代农业呢?
而在东北省份中,黑龙江的农业改革,又走在了前头。
黑土地,顾名思义,由于土壤富含大量养分,而呈现出黑色
黑土地,肥沃的黑土地。然而黑土地不是永远肥沃的,在有关部门出台具体的黑土地保护措施法律法规之前,由于小型农机的普及、化肥、农药使用不当等原因,黑土地出现了“量减质退”的情况:耕作层变薄,犁底层变硬,黑土有机质含量从八十年代的4%下降到最低时的2.5%左右。
对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东北各省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或土壤治理方案。从行政手段上加强黑土地保护。当然,黑土地保护并不是只有投入的“无用功”,重新养肥之后的黑土地,对作物产量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农民是朴实的,可这不代表着不会算账,强行的行政手段牵引,而没有现实经济利益驱动,政策是无法长久实施的。
政府的政策是面,缩小到点,就是秸秆还田。
用秸秆还田的方法来治理黑土地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拍大腿决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东北黑土地实地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67%的秸秆还田就能使土壤平均减少28.25%的碳排放量。采用秸秆覆盖种植可以提高土壤固氮率、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与化肥对土壤的有害作用相比,秸秆还田还能提高微生物活性,减少农残含量,保证土壤的养分平衡。从产量的角度,秸秆代替部分化肥虽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减产(试验结果表明大约在2.3%的产量影响),但是化肥使用量的减少和秸秆处理费用的节省,同样给农民带来收益。
虽然秸秆还田有诸多好处,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土壤过松,易发生病虫害,与幼苗争夺养分等。同时,秸秆还田都是依赖农机来完成,如果土地面积过小,农业机械无法推广,就会造成秸秆还田成本过高,农民更加无法接受。
所以,为什么是黑龙江出现这个问题,或者说,正是黑龙江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上走在了前面,才会发生“宁可多花十倍钱,也要买进口犁”的情况。
这是两则有关黑龙江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新闻,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家庭农场”和“农机合作社”。虽然根据相关数据,黑龙江的种植类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平均在200亩左右,相比欧美国家动辄上百公顷的超大农场相比,这样的农场确实迷你了一些。但是相比我国其他省份的农业状况,一家承包超过200亩的土地,又确实不小了。当然只是黑龙江农业系统的一部分,还有一大部分即是黑龙江农垦局下属的113个国有农场,由于新华社此次走访对象主要是为家庭农场服务的农机合作社,因而这部分暂不做讨论。
秸秆还田,在黑龙江这样土地情况大多相似的情况下,使用拖拉机配合进口五铧犁,通常一天能完成至少200亩的工作量。这样的工作量,如果田块过小,显然会大大降低效率,因为时间都浪费在更换操作区域上了,而不是一整块地,正好花上一天,或者半天正好翻完。
高科技给农业带来的革命不只是效率提高,图中的拖拉机处于自动工作状态,驾驶室里没有工作人员
不过以家庭农场的形式,又难以以一家之力承担起购置全套农用机械的花费,农机合作社便在这起到了重要作用。黑龙江的农机合作社,规模小则500万,规模大则上千万。相应的,农机合作社通常都配备有非常齐全的农机和农具。
从原新闻也可以看到,普通农户不希望合作社用国产犁来干活,合作社也是应农户要求,同时也是寻求生产效率,选择了进口犁。翻转犁全国各地都在用,在一些讨论农机农具的社交网络上,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需求仍集中在国产犁,这其中自然是各地农业生产“消费水平”所决定的。而正是黑龙江农业产业改革走在了前列,使得他们“消费得起”进口犁,或者更恰当的说,是高档犁。
采购高档农具的资金,来自合作社,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服务,赚取回报,家庭农场坚决执行秸秆还田的政策,领取政府补贴,同时享受秸秆还田的好处,这一环扣一环,自然形成了能够承担高档犁的农具消费市场。
然而这样的市场相比全国的农具市场来说,显然不是那么的庞大。但是仔细一盘算,这个市场也不是那么太小,黑龙江目前已经至少有1200家农机合作社(截止到2015年至少1100多家,2016年又组建100家),组建这些合作社的花费就高达130亿。这样一个主要偏向高档农机农具采购的市场,对于任何一个厂家来说,应该都是有吸引力的。
可以看到,“宁可多花十倍钱,也要买进口犁”这样倾向于使用高档犁的情况,是由犁地深度和犁地效率要求,以及农户和合作社对农具的消费能力综合决定的。选择进口犁,折射出的是在规模化农业经营环境下,农业生产者对高档农具的消费需求。
从左至右分别是,中耕,犁地,播种,施肥,全部机械化运作的农场何尝又不是中国工业党们的憧憬?
这样的消费需求多不多?多。
以全球来讲,几家大型农用机械和农具的生产厂家的产品,行销全球,服务于世界各地的农场、农田中。相信很多人对国外的大型农场有这样一个印象:几个人,几台拖拉机,就能完成一大片农场的种植工作。这背后,自然是价值几百上千亿美元的农业机械产业链。国外的大型农场由来已久,或者说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国外的农业生产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已经是农场化生产。越是规模庞大的农场,对农机的生产效率要求越高。农机生产效率和农机的科技含量直接挂钩,无论是大到售价几十万美元的超级联合收割机,还是小到一把翻转犁刀头,都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
例如新闻中提到的德国雷肯公司,翻转犁其实只是该公司生产的农具中最简单的一种,其他诸如中耕播种一体机,悬挂式喷雾机等适应大型农场使用的农具一应俱全。加上其长达250年的公司历史和长期的科研经费投入,也难怪农民会反应,“进口犁用起来轻,省油。”一把简单的犁刀,看似只是一堆钢铁,却涉及到材料,机械工程,甚至有类似流体力学那样对土壤被犁刀翻动时的反应,做出犁刀型面最佳优化的研究。
创下收割小麦速度吉尼斯纪录的纽荷兰CR10.90收割机,在8小时内收割了797吨小麦,这背后是强大农业科技的支持
三农政策扶持的四种农业经营模式: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现代种业发展;最终导向都是规模化农业经营。不光是黑龙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将会形成规模化农业经营体制,“农场化”也符合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而又不影响农业总体生产的发展思路。当然,这种“农场化”的发展还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
总的来说,即便是国内农具市场,随着规模化经营越来越多的实现,高档农具的需求还会更加明显,今天是黑龙江农具合作社只想用“进口犁”,明天就可能是山东农具合作社。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虽然农具接触的都是土,农具们看上去也确实很“土”,但是这个产业却是实打实的高科技产业。
高铁的发展,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引进-消化-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上走的最好的。在全国人民出行的巨大需求牵引下, 中国高铁在政府的控制下以任何国家不敢想象的速度发展起来,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中国的高铁发展已经有口皆碑,其发展路线虽然有特殊性,也同样有不少值得其他行业借鉴的地方,图为武汉动车段检修完毕的高铁列车
笔者认为,同样具备高科技制造业属性的农机和农具,可以学习高铁的发展路线。虽然国内现在有一些厂家,在取得国外老牌厂商授权的情况下,生产一些“XX名牌厂家监制”的农具,可销售利润的大头,还是被国外厂家赚走,国内厂家只是在这中间充当了一回类似“富士康”的角色。
在明确市场前景的情况下,由政府牵引,相关企业带头,用市场换技术,明确采购方式和范围。在大部分农机社政府可控的情况下,控制采购源头,逐渐从“进口犁”向国产“进口技术犁”转变,在整个中国农具市场高端化消费需求逐渐增长的趋势下,最终实现“国产犁”媲美“进口犁”,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即使国产“高端犁”因为用料,设计,研发等原因造成成本上涨,非常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最终替代进口货的国产高端产品,通常还是比进口产品便宜。相信农民们在面对性能寿命相同,而售价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的国产犁时,会做出最符合他们经济利益的选择:国产高端犁。
一个以14亿人口为基础的巨大市场,任何一个行业的最终市场潜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