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默:和中国较劲,不符合特朗普的利益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海默】
自从特朗普胜选以来,根据其一系列言行,许多国际关系领域学者都预测特朗普可能会采取“联俄制中”之策,与此相关最简单明了的逻辑就是:老大联手老三压制正蒸蒸日上的老二。这样的预测当然有一定道理,我们看到,特朗普一方面与自由民主世界的传统支柱国家多有不睦,另一方面与俄罗斯当局貌似关系非常之好。同时中国却多次沦为特朗普选战时的打击靶子(除了穆斯林世界与墨西哥这对M&M之外,主要就是中国在不断“躺枪”),直指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其人当选后又搞出沸沸扬扬的与蔡英文通话等极富争议性事件。直到最近才总算是稍微退让(据说主要是受国务卿Tillerson之影响),终于公开表示不会无视“一个中国”原则。
特朗普对中国的这种不友好,一定程度上也呼应着美国目前的民间情绪。根据PEW中心的最新数据,目前在总体上大约55%的美国人对中国不抱好感,其中63%的共和党支持者与54%的民主党支持者对于中国不抱好感。
但是,这种不友好是否真会上升到“联俄制中”的具体策略,甚至引发中-美两个超级大国间的“热战”,到目前为止看来仍像是未知之数,各种判断可能都会言之尚早。
最主要的一条质疑理由自然是:至少就截至2016年年底而言,中俄关系是要远远好于美俄关系的,就算未来美俄关系复苏,中俄关系跌入低谷,二者很可能也仅仅只是持平而已。最近就连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建制派的核心代表瑞恩(Paul Ryan)也公开陈述,在他看来,特朗普希望化解美俄矛盾是非常让人能够理解的,但是同时恐怕也是注定会失败的(doomed to fail)。
最近,美国外交战略学者,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主席Ian Bremmer在《时代》杂志撰文梳理了全球对特朗普最感恐惧与最为友好的国家,我们看到中国在这两个序列中都没有出现。依据Ian Bremmer先生的整理,全球范围内对特朗普最为欢迎的国家是俄罗斯、土耳其、叙利亚、菲律宾等,而对特朗普上台最感恐惧的国家则是墨西哥、日本、法国、德国和波罗的海国家等。其中Ian Bremmer先生指出日本之所以对于特朗普政权的上台充满恐惧,最主要就是担心如果中美关系恶化,日本会被卡在其中难以自拔。
对特朗普上台最感恐惧的国家则是墨西哥、日本、法国、德国和波罗的海国家等。
从Ian Bremmer先生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中国对于特朗普并不是特别畏惧,如果中国能持重守成,以静打动,一面竞争,一面合作,其实也不需要特别担忧。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系金骏远(Avery Goldstein)教授最近接受中国《参考消息》记者访问时也表示,他认为特朗普第一年施政重点,对外主要会是应对“伊斯兰国”与收拾中东局面,“亚洲不是其优先选项”。除非亚洲出现需要紧急应对的危机,否则“他应该不会希望和中国的关系出现太大困难”。
此外,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尔外交学院的院长James Stavridis教授也撰文指出,如果美国想在对北朝鲜问题上取得进展,必然需要获得中国方面的协助才行。
再者,若仔细分析美国内部有投票权的选民结构,我们就能看到,特朗普在民意基础上是一个非常弱势的总统,根据CBS/YouGov二月初完成的一份联合民调,铁杆特朗普拥趸大约为22%,坚定反特朗普者大约为35%,另有21%目前反对特朗普,但是在特朗普干得好的前提条件下,愿意考虑转向,22%目前支持特朗普,但如果未来特朗普不能一一如他们所愿,他们可能会倒戈表示反对。也就是说特朗普目前所有的支持力量加总起来也不过就是44%左右的美国民意。这一数据基本呼应Gallup 在2月21日发布的关于特朗普工作认同度的最新民调:大约41%的受访者表示认可和支持,53%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可。尽管美国民意测验机构在2016年选举预测大幅失准,但笔者仍然认为他们提供的数据颇值参考和研究。
从理论上讲,特朗普的主要政治目的应该是力争下届连任,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必然需要巩固2016年大选时在锈带州来之不易的那几个微弱胜利,否则基本毫无希望。因此,特朗普的核心政策主轴之一无疑是努力搞好锈带州份的经济建设,快速促使就业率和经济景气指数回升。如果要做到这些内政上的成就,从理论上讲,特朗普应该不会想说到海外去进行全局性的(full-scale)大国间冲突。当然,特朗普在选战时就曾一再将锈带州乃至全美的若干失业问题部分归咎于中国,说中国是别有用心地操纵全球市场并累及美国人民。从这个层面上说,不排除特朗普可能会将中国作为头号假想敌进行文辞上的渲染和煽动,并极力对中国进行特定领域(比如钢铁)的限制和制裁。
但是我个人仍认为,中美全面对抗冲突这一选项本身,应该不符合特朗普想要再次当选的得失利益计算。更何况作为一个在民意支持度上非常弱势的总统,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上,特朗普未必真会希望搞出什么势将影响到全球战略格局的大事情来。笔者注意到,港媒最近传言特朗普对华政策的基底理念可能是所谓“斗而不破”,这在笔者看来,可能不是完全空穴来风的。
中-美全面对抗冲突这一选项本身,应该不符合特朗普想要再次当选的得失利益计算。
目前有的美国学者认为,照特朗普现在这样搞下去,最后很可能不是使美国再次伟大,而是客观上促成中国的崛起(Make China Great Again)。笔者个人觉得这样的讲法对于中国的估计恐怕也未免过于乐观。中美之间更可能的前景是合作共赢,而非谁很快就能取代谁的位置。正如Ian Bremmer在《时代》杂志另一文中指出的,很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美国退出“一超”地位,但是短期内也没有哪一个“多强”愿意接棒顶上。
而大陆的一些学者也认为特朗普很可能会把美国内部搞得一塌糊涂,政争不休,狼烟四起,进而无暇旁顾,唯有坐视中国继续振兴。当然,很多更加沉稳清醒的大陆学者都看到这样的思路其实也颇一厢情愿,未必太可靠,因为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论调始终都悬于其政纲的核心,客观上存在以各种方式向中国“呲牙”或“亮剑”的可能性。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美国是安定繁荣还是动荡混乱,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只有继续深化中国内部的改革,集中社会精力搞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巩固得来果实,以“韬光养晦”的不变应“波澜起伏”的万变,才能真正一步步,不懈怠不停滞地逐渐强盛起来。这一点,恐怕是很难被驳倒的。
基于以上这些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应该继续努力,争取尽早让特朗普明白中美作为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关系绝不是零和游戏(zero-sumgame),而应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动态平衡关系。真正符合中、美两国人民长远福祉的,还是中美间的相互切磋,密切交流,增进理解,强强合作,携手并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