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投资共享单车永安行,ofo完成4.5亿美元D轮融资
据执惠旅游3月1日报道,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ofo当天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打破了2月28日蚂蚁金服投资的共享单车永安行创下的融资记录。目前共享单车市场红海一片,资本大战愈演愈烈,后发制人突然杀入的马云创造的融资记录也仅维持了一天。
执惠旅游为界面新闻联盟成员,致力于提供旅游文化服务。
此次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多家国内外机构跟投。
ofo 共享单车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ofo致力于成为影响世界的公司。感谢全球顶级投资者的选择和信任,ofo的一系列理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们将继续引领整个行业快速、良性的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便利的短途出行服务。”
ofo告诉执惠,此轮融资为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同时ofo成为行业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
始于大学校园的ofo共享单车初期宣传图
据了解,此轮融资由曾经投资Facebook、Airbnb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DST(Digital Sky Technology)领投。DST在中国还投资了阿里巴巴、京东、小米、滴滴、今日头条、美团点评等公司。其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表示,DST选择被投企业的标准是,必须在自己的领域中明显将成为领导者,理论上现在就可上市,且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性。
ofo透露,自2015年6月至今,ofo已连接单车数量超过100万,注册用户数超过2000万。在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四个国家,近40个城市,为用户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过3亿次。近期,ofo又分别登顶苹果AppStore免费总榜和旅游类免费榜第一位,成为登顶速度最快的移动应用App。
蚂蚁金服入局,或挤入第一集团
根据比达咨询2月8日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ofo市场占有率为51.2%,摩拜单车为40.1%。2015年至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实现了从245万到1886万巨大增幅。比达咨询预测,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年底或达5000万用户规模。
在中国的共享单车市场上,滴滴领投的ofo和腾讯领投的摩拜单车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前两位。其中,摩拜单车2月20日前刚刚完成D轮融资,新引入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的股权投资,同时,此前领投摩拜C轮的高瓴资本再次追加投资。自2017年1月初至今,摩拜单车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亿美元,融资方包括腾讯、携程、富士康、华住、红杉、高瓴等。
定位于中产阶级的摩拜单车初期宣传图
而就在2月28日,共享单车平台“永安行”在上海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者有蚂蚁金服、IDG资本、深创投等多家投资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各方均未透露本轮融资的金额以及具体出资金额,但永安行创始人孙继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轮的融资额度,是在同类的共享单车企业当中最高的”,可能永安行这一记录仅仅维持了一天。尽管如此,蚂蚁金服加入共享单车大战,使共享单车领域第一集团角逐由两强格局变为“三国杀”,紧随其后的还有“小蓝单车”等等第二集团军。
紧跟其后的小蓝单车
同色系的小鸣单车
介于小黄与小蓝之间的小绿车
介于小黄与小蓝之间的(还综合了摩拜的篮筐)……永安行
另一版永安行(似乎马云更喜欢混搭风)
2017年2月2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车辆停放管理公司制造局路停车场,约三四千辆共享单车被扣押
盈利难题、押金监管、过度竞争,弊病依然
共享单车在盈利和押金监管两方面面临外界质疑。
摩拜给出的做法是引入第三方监管。2月28日,摩拜正式宣布与招行合作,未来双方将在押金监管、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合作。招商银行将对监管账户内所有资金进行严格审核、监管,确保押金的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摩拜与用户之间的《用户指南》、《车费与押金》的规定。对押金设立专用账户,保障专款专用。
ofo共享单车则对澎湃新闻回应称,该公司将押金专门存放在一处,并强调押金未在其他方面使用。根据媒体测试,ofo能够实现押金秒退。
“永安行”则首次实现了业界对盈利模式的猜测之一——导流。流量入口——共享单车最大想象力——是成为2016年来最为资本看重领域的重要原因。永安行宣布与口碑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连接线下商户,整合各方资源,并基于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进行业务探索和开发。
“我们会基于LBS方式向租车用户获取口碑周边品质商户的优质权益,将永安的两千万用户引流到我们口碑线下的所有商户。同时所有的口碑用户在口碑线下的店铺里面消费买单之后,会获取一张永安抵用券。”芝麻信用生活行业资深总监王曦表示。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共享单车弊病凸显。在某些城市,已经出现过度竞争的现象,单车数量过多乃至无法停放。并且,青少年骑车安全问题越来越引发讨论,部分城市已经规定,未满12岁不能骑共享单车。可以预期,共享单车市场将迎来政府部门更多监管。
记者 柳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