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被性侵现状严峻 人大代表:应把女童保护常识纳入课程体系
据央广网3月3日报道,《“女童保护”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昨天(2日)下午发布,报告由“女童保护”根据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案例以及基金开展问卷调查情况撰写,这是第四年发布。
专家座谈如何预防儿童被性侵
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例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同比增长近三成。发布方指出,近3年公开报道的儿童被性侵案件均大幅高于2013年,体现了儿童被性侵现状的形势严峻,也反映出社会和媒体对这一现状的关注度提升。同时,由于案件特殊性、风俗习惯、传播规律等因素影响,仅有极少量的案件被曝光,社会各方对这一严峻形势关注度仍不够。
报告显示,2016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的778人中,女童遭遇性侵人数为719人,占92.42%。施害人绝大多数为男性。但是“女童保护”发起人之一,凤凰公益主编孙雪梅却提示,社会各界在做预防性侵害教育时,面向的对象不能只是女童。在778名受害人中有男童59人,占7.58%,男童被性侵现状同样不可忽视,男童遭遇性侵更具有隐蔽性,在相关法律也存在缺失情况。家长不能因孩子是男孩就认为“高枕无忧”。
报告显示,7到14岁受害者居多
孙雪梅介绍,最小的不到2岁,7岁以下的有125人,7(含)~12岁(含7岁)的有143人,12(含)~14岁的有449人,7到14岁的中小学生居多,一方面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侵害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儿童安全教育较为缺失。
公开报道的案件中,受害者为农村儿童的有329起,占比75.98%;农村地区曝光案件首次高于城镇。
孙雪梅解释,并不是说以前城市发生的比农村的多,恰恰说明2016年农村地区儿童受性侵案件得到了更多关注,也得到了媒体更多的曝光。
报告显示,熟人作案近七成,易于接触儿童的从业者作案占比高
孙雪梅指出,“在有明确表述熟人关系的300起案件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师生、邻里、亲戚、家庭成员。易于接触儿童职业的从业者作案占比高,包含教师、校车司机、学校厨师、幼儿园工作人员、保安、舞蹈团成员等,全年有98起,我认为性侵儿童犯罪很多是机会犯罪。”
报告显示,超六成作案者为多次性侵,一人性侵多名儿童占14%
孙雪梅建议,家长或其他人一旦发现有人性侵儿童,应及时报警,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选择“私了”或者沉默,有可能纵容施害人多次犯罪。
问卷调查显示,70%的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防性侵教育,41%以上的家长没对孩子讲过任何防性侵知识。报告特别指出,家庭相关教育亟待加强,家庭成员、网友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须引起特别重视。
孩子不仅是父母的,也是国家的,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有关儿童保护、防性侵的问题,一直备受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表示,要在两会上提出预防儿童遭遇性侵的建议,提出加强家庭监护制度、对受害者及时救助,对施害者强制矫治,对知情不报者也要依法惩处。要突出保障未成年人的隐私权,避免对受害儿童的二次伤害。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再次呼吁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将性安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初中生物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要用三到四个课时,但针对儿童生命有关的知识、性知识,老师就不讲了。当务之急是把安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教师蓝春桃则表示,绝不姑息侵害未成年人的极少数教师,呼吁大家更关注偏远地区的学校和学生。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想标本兼治要多管齐下,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教育体系、政府援助体系。最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教育首先是常识,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而不是公民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应该把女童保护常识纳入到课程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汤素兰对去年浙江慈溪试点公开性侵未成年人施害者信息的作法表示支持。有这样犯罪前科的人信息应该是公开的,在从事与未成年人接触的比如教师、校车司机、幼儿园等与儿童相关的行业应被禁止。从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很多犯罪是重复犯罪。
汤素兰强调,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提升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可能在政策层面上、在社会媒体层面上反复呼吁,不一定能够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人的心,但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某个人物形象能够深入人心。保护女童可以是全社会的行为,从各个层面来开展这样的活动。”
(记者/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