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TPP后RCEP首轮谈判结束 中印与日澳分歧较大
【观察者网综合】美国退出TPP后的首次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于3日在日本结束。16个参与国的约700名谈判官员参加了本轮谈判。据《读卖新闻》报道,此次RCEP第17轮谈判并没有新达成协议的领域,中印和日澳的分歧明显。RCEP下次事务级谈判会议将于5月在菲律宾举行。
本轮谈判就13个议题展开磋商,包括投资和电子商务的基本规则,关税减让、货物与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和知识产权等。已经达成基本共识的领域包括中小企业和经济合作。
RCEP是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若RCEP谈成,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日本《读卖新闻》称,谈判尤其难以进展的是围绕撤销和削减关税品目的讨论。日本和澳大利亚要求实现高水平的自由化,呼吁“达成高质量妥协”,而中国和印度等国对开放市场持谨慎态度。双方分歧明显,预计不会太快达成妥协。
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动向加剧的背景下,RCEP是有望达成协议的少数自由贸易框架之一。由于特朗普已宣布美国退出TPP,中国对RCEP尽快达成持积极态度,而一直以来优先重视TPP的日本正苦于面对将重心转移至RCEP的局面。
《读卖新闻》称,中国并不会为了尽快达成妥协而达成开放市场。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所谓“在尽快达成妥协的同时,必须保证高质量内容”的主张,对中国形成了牵制。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资料图)
还存在哪些分歧
RCEP谈判由东盟于2011年提出;2012年8月,16国经贸部长通过了《RCEP谈判的指导原则与目标》;2012年11月,东盟与自贸区伙伴国领导人共同发表《启动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谈判主要是对东盟和其他6个成员已签订协议的内容进行整合。按照所确定的时间表,谈判将在两年内完成,在2015年底东盟经济共同体建成前签订协议。但随着议题不断增加,谈判的难度随之加大,谈判小组从最早的3个增加到后来的15个,议题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还包括原产地、海关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竞争性、知识产权和争端解决、法律制度、检验检疫、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导致谈判很难按当初的设想进行。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郝红梅表示,**RCEP谈判目前已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经济技术合作和中小企业章节谈判已结束。各方在关税减让模式、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均提交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初始出价以及投资负面清单,但在投资、知识产权及通信、金融等服务贸易方面仍存在分歧。
RCEP谈判走向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虽然参加国的意见分歧较大,但16国确认将力争尽快达成妥协。
日本外务省审议官饭田圭哉在会后强调:“虽然没有达成一致的领域,但大家精力充沛地进行了谈判。”他表示:“将继续力争尽快达成全面而平衡的高质量协定。”
中方官员也多次表态,希望能够推进RCEP谈判尽快结束。
2月21日,前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中方一直支持东盟在RCEP谈判中发挥主导和核心作用,将和有关各方加紧磋商,争取就剩余问题达成一致,尽早结束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