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电站辐射量超乎想象 机器人“阵亡”致调查失败
【观察者网 综合】福岛核泄漏事故将满六周年,核灾影响超乎想像,东京电力公司(Tepco)投放机器人进入高辐射地区收集资料,但连机器人也不敌辐射导致故障。
据英国《独立报》3月5日报道,2011年福岛因海啸衍生核灾,造成1.8万人死亡,超过100万栋建筑被毁,是继俄罗斯切尔诺贝利后最严重的核灾区,10万人被迫离开福岛,其辐射问题令人难以置信。
事件其间大约有600吨有毒燃料泄露,东京电力公司展开清理工作前,必须先查明外泄熔融物的位置和规模。由于现场辐射量远高于人体可以承受的水准,工程人员利用量身订做,配备摄影镜头的“蝎形”(“scorpion”)机器人,以调查反应炉损坏情况。但机器人竟也不敌辐射最终导致故障。
“蝎形”(“scorpion”)机器人行进在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内
东电使用的机器人由东芝(Toshiba)研发,据称机器人进入灾区后,已当机多达5次,该机器人原本预计能抵抗73希沃特(辐射剂量的一种单位,记作Sv)辐射,但反应炉辐射量高达530希沃特,此计划近日将宣布失败。
据报道,1希沃特的剂量足以造成辐射不适和恶心症状。暴露于5希沃特下,会造成半数暴露者于1个月内死亡。10希沃特剂量则会让人于数周内丧命。
独立报截图
东京电力公司今年稍早的调查任务多次失败。2月初,“蝎形”机器人出任务才2小时,就因为承受辐射量达极限而停摆。
日本贸易部门去年12月估计,福岛核灾的总成本约20兆日元(1日元约为0.0606人民币元),日本政府声称东电必须负责核灾成本。但鉴于其规模之大,短期内,这笔费用恐怕还是得由日本纳税人买单。
图片来自独立报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上月16日,东电公司曾向2号机组投放一个自走式“蝎形”机器人,但该机器人没能如期抵达压力容器下方,“折”在半路上。当时,这个装有相机和辐射测量仪的机器人被障碍物卡得动弹不得。远程操控机器人的工作人员认为,熔化的燃料棒和因地震损毁的设备部件阻碍了机器人前进。
这不是东电公司第一个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调查中“折兵”的机器人。此前东电公司曾在1号机组内“抛弃”一个未能收回的机器人。
多项调查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损坏情况可能比预期得更糟糕,去污过程预计持续数十年。例如在上月调查中,“蝎形”机器人在2小时内承受的辐射量便达到上限,随后陷入瘫痪,而调查人员原本以为它能挺到10小时。
在2011年日本东部地震和海啸中,福岛第一核电站遭遇核事故,3个机组均受损。眼下,东电公司急需知道熔化燃料棒的具体方位,以及3个机组的各自受损状况。鉴于该核电站内的辐射值超标,调查取证工作必须依赖机器人。
除打算近期再派机器人查探2号机组外,东电公司还打算今后数周内向1号机组投放一个小型防水机器人。有关专家仍在研究如何对3号机组受损情况进行调查。
东电公司称,2月16日测得的安全壳内部通向压力容器的通道上的辐射值约为每小时210希沃特,低于同月9日公布的、每小时650希沃特的2号机组内部最大辐射值。
尽管所派机器人接连“损兵折将”,但东电公司表示,仍有信心在今年夏季敲定去污方案,2021年启动去污工作。
除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调查上连连受挫,东电公司还因未及时报告新澙县柏崎核电站的重要设施耐震性不足问题,受到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严厉指责。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委员长田中俊一斥责东电公司“病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