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斐资产申请查封辉山资产:也想配合政府,但要保全资产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3月24日,辉山乳业(以下简称:辉山)不到半小时暴跌85%,随后紧急停牌至今。市场纷纷把目光转向这个在香港上市的东北企业,同时也使辉山脆弱的资金链和高负债暴露在了公众眼前。
暴跌前一天,辽宁省政府金融办曾要求各金融机构对辉山乳业这次欠息作为特例,不上征信不保全不诉讼。并表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要抽贷,对辉山乳业要有信心,希望能给辉山乳业4周的时间来解决拖欠部分利息的问题。
不过政府想要极力促成的平衡目前被打破了。据香港星岛日报3月29日报道,诺亚财富集团旗下资管平台歌斐资产在香港申请冻结4名人士及公司资产,包括中国辉山乳业控股、该公司主席兼大股东杨凯及其控股公司冠丰,以及另一名人士张健美的资产,禁止他们将资产转移或移离香港。
在此报道前一天,即28日,辉山还组织了债权人第一次协调会,辉山实控人、董事长主席杨凯还希望各债权人“不抽贷不压贷不起诉”,正在按计划进行内部重组。
歌斐资产在政府和辉山的两次“恳求”下依然选择打破“不保全不诉讼”的平衡,抢占赔付的优先身位,作何考虑?
歌斐资产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确认了该公司申请查封辉山乳业相关资产的消息。不过,该内部人士未披露涉及辉山乳业的债权规模。
谈及这次起诉,这位内部人士解释:“作为基金管理人,我们能做的第一步就是采取资产保全措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它封了,所有能封的都申请封了。”
该人士还称,“现在其实是多方博弈,政府的态度大家看得出来,是很积极想要调解的,那肯定不希望资产冻结,我们其实也想配合政府,因为事情如果可以顺利解决,对我们的产品也是好事,但这个事情也是事发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资产保全。”
歌斐资产官网显示,其成立于2010年,是诺亚财富集团(即诺亚控股有限公司)定位于集团旗下专业的资产管理平台。以母基金为产品主线,业务范围涵盖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基金投资、公开市场投资、机构渠道业务、家族财富及全权委托业务等多元化领域。截止2016年第四季度,歌斐资产管理规模已达1209亿人民币。
由于基金业协会规定的禁止私募基金公开宣传的规定,歌斐资产没有透露基金产品规模和清偿方式等信息,此外对于澎湃拿到的一份内部资料也予以了否认。
该资料显示,其中一个产品的规模为5亿元,以8.5折的代价受让辉山集团对辉山中国的基础债权,辉山中国到期付款,辉山乳业到期补足回购承诺,杨凯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9日晚间,中国证券报记者联系到了辉山总裁助理宋宝昌求证,他表示对于辉山乳业是否收到法院传票,尚不清楚。
辉山董事长杨凯资料图
辉山暴跌之后资金链问题被曝光,目前资料显示辉山有70多家债权人,其中有23家银行,十几家融资租赁公司,金融债权预计至少在120亿元~130亿元。
其中,有8家债权人公布了风险敞口,分别是平安银行21.42亿港元(18.99亿元人民币)、九台农商行13.5亿元人民币、招商银行4040万美元(2.78亿元人民币)、农业银行1.1亿人民币和1.5亿港币(合计2.43亿元人民币)、中信银行一亿多人民币、深圳P2P红岭创投5000万元人民币、交通银行称贷款占比不多。
如此算下来辉山债务已超过39.2亿元。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辉山总负债已经达到了217亿元,总资产为341亿元,负债率69%。而一般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45%被认为是合理水平,辉山明显偏高。
此外,辉山的偿债能力近年来也不断处于下滑态势。据《中国商报》报道,2014年3月其流动比率为250%,到2016年9月,直接降到了88.2%。企业流动比率大于200%认为是合理水平,此时才能保证流动负债能全部偿还,目前辉山的短期偿债能力明显不足。
(综合澎湃新闻、中国证券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