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籍华人科学家张翔获任香港大学第16任校长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美籍华人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张翔教授正式获任香港大学校长。
据香港大学官网消息,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委会”)2017年12月15日通过决议,任命张翔教授为香港大学第16任校长,任期五年,以接替将于2018年1月离任的马斐森校长。
香港大学官网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张翔教授1963年12月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其后赴美留学。据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简历,张翔教授现为美国国籍,光电信息材料和器件专家,是信息超构材料和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方向的开拓者之一,他于199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201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另据港大官网介绍称,张翔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葛守仁基金讲座教授,由2003年起一直担任该校纳米科学及工程中心主任,并于2014至2016年间担任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主任。
张翔教授是国际著名学者,学术成就斐然,曾获多个杰出奖项。其新近得奖项目包括:2017年工程科学学会AC Eringen 奖、2016年美国视光学会Max Born 奖、2016年Julius Springer应用物理学奖。
15日当天,张翔教授在多个咨询会中分别与港大学生、教职员和校友会面,并出席了教委会和校委会的会议,阐述他对港大的愿景抱负及回答提问。
张翔教授对获任命为港大校长感到欣喜,他说:“香港大学是一所具领导地位的优秀学府。能够成为港大校长,是我的荣誉。在环太平洋区蓬勃发展之际,我可预见,香港大学将会有更加卓越的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领导学府,培育下一代的领袖人才,为亚洲以至全球,在智慧、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层面,带来蜕变。”
校委会主席兼遴选委员会主席李国章教授欢迎张翔教授出任港大校长,期望港大成员支持他领导大学迎接种种的机遇及挑战。
前任港大校长为何离职?港媒直指“整治校园”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2017年2月2日,香港大学公布马斐森以个人理由辞任校长一职,将于2018年1月离任。同一天,爱丁堡大学官网宣布,马斐森将担任爱丁堡大学校长职务。
马斐森是英国着名的医学学者、临床医学专家,2004年起担任布里斯托大学医科及牙科学院院长,2014年4月,获聘出任香港大学校长。作为港大第15任校长,马斐森2014年4月履新,合约期为5年,即至2019年3月约满。
马斐森(资料图)
在马斐森任内,港大爆出多场风波,包括李国章获任校委会主席,陈文敏不获任命为副校长以及学生冲击校委会等等。李国章接受港媒询问时说,马斐森离职完全没有政治原因。
但是,香港媒体普遍认为,马斐森在短时间内提出离任,很大程度上和港大近年日益政治化有关。
据香港《经济日报》当时报道称,马斐森于2014年4月1日正式接替徐立之出任港大校长,但还未踏入校门就遭到不少校内学者质疑。“外国人当港大校长”对香港、中国及亚洲“无知”,不懂中文难与香港以至内地社会各界沟通是“无能”。
报道指出,马斐森上任时表示会维护香港核心价值,保卫学术自由及言论自由,直到同年10月香港发生“占中”运动,他曾与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到金钟探望集会学生,呼吁学生保持和平理性,后来“占中”演变成暴力冲突,马斐森坦言感到失望。2015年港大任命副校长风波中,马斐森领导的物色委员会推荐法律学院前院长陈文敏出任学术及人事资源副校长,但被港大校委会否决。
香港《大公报》在当时发表评论指出,港大校园日益政治化,校园充斥政治攻讦斗争的情况,甚至出现暴力攻击校委会的情况,严重影响大学管治与大学发展,是其辞职的关键。
香港《信报》也曾发表评论认为,马斐森运气差,继承的是徐立之年代已隐然在酝酿的校园风暴。一个外国人来到这个表面客气开会讲英文的首席学府,实质却是学术、言论自由都如履薄冰的中式政治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