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会师:11月结汇逆差激增,人民币要贬值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韩会师】
最近有不少朋友询问11月银行结售汇为何再现逆差,看来75亿的逆差规模让不少人心里有点打鼓,毕竟上个月还是28亿美元的顺差,估计有些朋友已经在担忧年底是不是人民币有大幅走弱的风险了。
**其实这75亿的逆差规模并未完全反映逆差的全貌。**外汇局公布的银行结售汇逆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银行自身结售汇,二是银行代客结售汇。其中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28亿美元,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47亿美元。
但请注意,这47亿美元的银行代客结售汇里面又分成两部分:一是11月份当月发生的即期交易,二是以前签署的衍生金融工具合约在11月份的履约数据,主要是远期结售汇合约在当月的履约。
由于远期合约的交易价格是早早就定好的,11月份只是按照执行价格完成交割,所以对市场不构成冲击。11月份远期结售汇的履约一共产生了大约97亿美元的逆差。
将这97亿美元的逆差剔除掉,11月银行代客结售汇应该是顺差了50亿美元。把这个50亿美元和银行自身结售汇的逆差28亿美元加在一起,总体是顺差了22亿美元,可以说基本平衡。
但故事到这里只讲了一半。
11月份最引人注目的其实是当月发生的银行代客远期结售汇签约数据,其中远期结汇签约127亿美元,远期售汇签约247亿美元,实现逆差120亿美元。这是当月的新增签约额,由于银行一般在签约后会在即期市场平仓,所以这120亿美元的签约逆差理论上可以转变为市场上120亿美元的购汇压力,也对外汇储备产生影响。
所以,考虑到远期结售汇签约数据之后(看清楚,不是履约数据)11月份结售汇市场的实际逆差总额应该是98亿美元(-120+22)。
但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对人民币的中长期贬值预期在升温呢?笔者觉得未必,远期结售汇市场较大的逆差可能与11月份比较特殊有关。
今年的11月份让国内不少企业很不安,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11月份美国众议院要对特朗普的税改法案投票,并最终在11月16日投票通过;
二是紧跟着11月份,12月份美国参议院也要对特朗普的税改法案投票,同时12月份美联储要开会决定是否加息。
对于税改法案,在11月众议院投票通过之后,市场对参议院也将通过的预期就比较强,而这在当时被普遍解读为利好美元,所以不少企业担心美元在年底可能明显升值。再加上市场舆论在11月普遍预期美联储12月加息板上钉钉,这更加强化了美元的升值预期。在税改过关和联储加息将提振美元的预期作用下,11月份企业签署远期售汇合约的意愿增强完全可以理解,远期结售汇逆差创年内峰值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11月份市场总体上对人民币的短期贬值预期有所增强,这主要是基于对特朗普税改法案过关和12月加息将提振美元的预期,有一定特殊性。市场对人民币中长期的总体预期并未明显恶化,这从剔除远期结售汇履约数据后,银行代客结售汇仍然保持顺差可以看出端倪。
展望未来,11月以来,无论是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税改法案,还是美联储12月加息,最终都未对美元指数产生明显的抬升作用,这可能令11月因预期美元反弹而签署远期售汇合约的企业后悔,11月的远期结售汇逆差激增可能成为今年比较特殊的个别现象,不会对后市的人民币持续带来压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会师话市”,作者授权观察者网特别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