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小鸟”创始人批中国学生作业太多 家长:国情不同
【观察者网 编译/赵可心】今天,一些数据又引起了对作业的讨论。
据某教育平台调研报告,过去3年,我国中小学生日均写作业时长由3.03小时降低为2.82小时。
但即便如此,这个数据仍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
于是催生了“吼哇式陪读”,
“赔命式陪读”……
这些现象也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
芬兰人彼得•维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中国引领下一波科技创新浪潮的绊脚石,他建议:少上点学,少一点作业。
彼得是风靡一时的游戏“愤怒的小鸟”的创始人之一。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据南华早报网站12月21日报道,彼得不仅是游戏开发者,还进军早教领域,成立创业公司。
该公司正将芬兰知名的教育体系带到亚洲,在上海、南京、成都、香港、新加坡等地开班幼儿园。
彼得认为,中国的教育领域存在很大一片蓝海,但还需要更多的参与性、乐趣性以及高效率。
“中国大陆香港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学生们都要花很长的上课时间,应付大量作业,我认为这会扼杀主动性和创造力。”出席华南最大的国际性科技峰会——火星峰会期间,彼得在受访时表示:“中国的传统教育似乎与这个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鼓励是背道而驰的。创新创业需要创造力,这将成为巨大的挑战。”
12月1日,彼得(左三)在同济大学参加活动 图自彼得推特
据南华早报报道,在中国其实已有很多家长更倾向于玩耍和体验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教育理念。
他们从孩子两岁起就进行训练,好让他们将来能在升学和工作中具备竞争力。对学业的重视推动了数十亿美元的补习班、培训机构等产业的发展。
“我们正在汇集芬兰的教育经验,为老师和学生开发有趣的学习环境,教学工具以及基于游戏的学习工具。我们的课时更短,作业更少,但我们的成绩更好。”彼得称,在机器可能取代人工的未来,所有国家都必须让国民更有创造力,才能不被替代。
南华早报援引2015年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对15岁学生在三年内的评估结果称,中国和芬兰学生在科学、数学和阅读等方面的得分都高于发达国家平均分,但芬兰学生肯定没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做。
即使如此,南华早报认为,要改变中国家长和学生对勤学苦读的理念,并不容易。
深圳一位11岁的中学生杜小月(音译)几乎每晚都要到凌晨才能睡觉,她说,“我已经对作业和课外辅导班感到厌倦和无聊了,但我不得不这样,否则就会被甩在后面。据我所知,我大部分同学都在课后上辅导班,除了作业,还做大量的课外练习题。”
父亲杜先林(音译)表示,并不相信“少就是多”的教育理念,“我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他国家国情不同,他们人口少,面临的竞争也就没这么激烈。我会带我的孩子去参加时兴的课程,比如机器人、编程、科学等等,因为这是全球趋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