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俄关系不会被焊死 部分人缺大国心态
作者:高飞
中俄关系不会轻易被“焊死”
高 飞
1月4日台湾《联合新闻网》爆出“俄罗斯为防止中国仿制,焊死苏35发动机”,一时间“中俄矛盾”再次成为吃瓜群众关注的焦点。中俄关系能轻易被“焊死”吗?
相关消息在俄媒原文中只是提到,“考虑到中国方面已有对俄罗斯复杂技术进行复制的经验,俄罗斯在达成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后才与中方签署了合同。这些保护措施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而且也有技术上的。在不破坏飞机的前提下要研究发动机是几乎不可能的。”此外,从技术常识的角度看,发动机需要维护、修理,不可能被焊死在飞机上。因此,这种“添油加醋”背后的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受困悲情情结,部分国人缺乏成熟自信的大国心态。每次遇到中俄关系出现问题总能牵动国人的敏感神经。不仅“愤青”们抱恨近代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超过150万平方公里,一些专家也“断言”中国最大的敌人不是美日,而是俄罗斯。中俄为领土冲突了300多年,冲突使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198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并最终促成中俄领土问题的彻底解决。中俄关系最大的成就在于成功走出了历史问题的窠臼,一步步走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当代中国外交的最大特点是我们没有敌国,我们愿意与任何国家合作。具体到当代中俄关系,既是政治伙伴,也是经济伙伴。买家希望少花钱,卖家希望多挣钱,大家都没有错。国家之间有矛盾有分歧是正常现象,但这不应影响合作。
第二,俄罗斯与中国国力此消彼长,部分俄罗斯人心态失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事事以俄为师。2015年中国的GDP为10.98万亿美元,约是俄罗斯的8倍。在近现代历史上,俄罗斯首次面对自己的东方邻国大大超越自己。这也导致部分俄罗斯人在看待中国时难免有些酸溜溜,尤其是一些俄罗斯小媒体经常会从这种角度报道“俄罗斯不信任中国”之类的传言,迎合这些人的心态。这些其实同样是自卑心理作祟。对此,我们要有大度。冷战后,中俄关系的成功经验就是我们懂得尊重,即便俄罗斯的国力有所下降,我们也尊重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在许多领域坚持学习俄罗斯好的经验。
第三,中俄关系走近,威胁了谁的奶酪?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外交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当前,中俄战略上互相需要,经济上相互补充,国际事务上相互协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丰富。中俄关系的稳步发展无疑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台湾媒体在苏-35问题上,添油加醋、偏离事实,挑拨意图十分明显。很显然,中俄关系稳定,美国重返亚太的难度增大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压力增大了,台湾一些人寻求“台独”的风险增大了。中俄关系的历史经验表明,中俄两国越是合作,就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也越有利于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
去年12月,普京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说,“我很满意,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了真正的友好关系,在很多关键领域,毫不夸张地讲,两国关系具有战略性质。”今天,中俄关系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双方政治互信继续加深,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协作更加深入。对那些人怀有冷战对抗思维的人们来说,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没那么容易被“焊死”。▲(作者是外交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