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诵读古诗词,应是兴趣而非强迫
汉字听写大赛之后,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又火了。近日,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以能够背诵2000首古诗词,受到观众和网友追捧。有不少网友表示,满腹诗书的武亦姝“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
特地找来视频观看,对武亦姝等人的表现亦是钦佩有加。于是想起,小时候因无人指导阅读背诵古诗词,直到十几岁才对唐诗宋词感兴趣,不得不自己找书来诵读。虽说读一段时间后又转向别的兴趣,但那段时间背诵的一点古诗词,还是让人很受用。所以,我赞成从小应当背诵一些古诗词。只要诵读在心,总能给人以文化滋养。
不过,像武亦姝这样的古诗词掌握程度,并非人人可学,也不必人人皆学。大致算了下,假设她从六岁开始背诵古诗词,一年平均下来正好要背诵200首。如果要达到熟练背诵程度,可想而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当下,古诗词并非课堂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想必很少人能做到这点。武亦姝说她自己热爱古诗词,此外肯定也离不开家长的鼓励,否则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即便有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我也不赞成家长硬逼着小孩向武亦姝等人学习。自己热爱古诗词是一回事,在家长逼迫下背诵又是一回事。背诵古诗词,是为了让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人的追求与乐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正如《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王立群所说,背诵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理解。诗词虽美,强行灌输就成了苦差使。如果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背诵那么多古诗词,很可能今后会成为小孩记忆中的噩梦。
这么说并不是毫无缘由。在知乎上有人就说了:“发现好多父母看了这个节目开始强迫自己四岁五岁的孩子背诗词……开始同情他们的童年……”却不知,如今站在比赛舞台上的选手,有没有是受家长所逼而吞下那么多首诗词的?而他们对这些诗词的意思、意境,又能理解多少?如果只是冲着比赛去的,那就偏离了诵读古诗词的初衷。
这也是让人感到担忧的地方。正如汉字听写大会,诗词大会以竞赛的方式呈现,加入娱乐节目的元素,确实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这其中的弊端也在于,竞赛本身很可能被人当做一条捷径。就像奥数竞赛,如果小孩对数学感兴趣,课外学点奥数知识,并非不值得鼓励。但当奥数竞赛沦为加分工具,成了一块敲门砖,这就不仅无趣,而且非常可憎了。如今的奥数培训班,对大多数孩子来讲,根本不是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的地方。
《中国诗词大会》对提升人们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但我唯一担心的是,倘若诗词类竞赛也像奥数这样,被家长拿来当作升学的敲门砖,那就成了文科类的“奥赛”。这又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场竞赛中来,以图博取一个名次,这就是偏离大会的本意了。奥数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古诗词背诵则不然,它更多展现的不是参赛者的人文素养,而是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顶多还考验一个人的记忆力罢了。可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又如汉字书写大会,刚开始还能唬住不少人,仔细一想,把汉语字典、词典背下来,又能如何?
这种竞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违现代教育的理念。掌握汉字基础,以及多了解和背诵一些古诗词,这当然没有坏处,而且有不少好处。但过度强调死记硬背,甚至用这种方式去投机取巧,显然不是语文教育或者传统文化熏陶的目的。现代社会固然也需要有人去研究传统古诗词,但更多的人则是要经过专业教育与训练,成为各个领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