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经济要靠制度创新
作者:张鑫
作者:九江学院副教授 王经忠
经济增长有自己的规律,说起来简单,就如求解一道数学题——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求最大化的问题。所谓约束条件,无非是两大块,即生产要素和制度。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沙漠上长不出庄稼,阿拉斯加也不会为美国贡献太多GDP,“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有了“米”, “巧妇”就一定会做饭?资源不等于资本,资源只有投入到生产中去才能变成资本。人的行为是制度的产物,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说资源是天定的法则,那么制度则是人定的规则。要破解东北经济发展难题,必须先诊断它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一度是全国的制造中心。东北经济曾经的辉煌靠的就是资源优势。即便现在确实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但是跟江浙地区、跟岭南地带相比,仍然是有过之而无不足。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不仅沿海,而且沿边,区位得天独厚……当然,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和产品结构升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减小,贡献度也相对降低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东北地区仍然有中国最好的高校集群,该区域一直是中国教育高地和人才摇篮;再加上工业经济长期浸润,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人力资源也不是问题。因此造成东北经济今天的困局,资源的约束并不是主要原因。
经济制度必须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人们为什么会做?也就是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从哪里来,人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拥有的资源转化为资本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第二,人们会去做什么?从微观上看是市场主体将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什么地方,从宏观上看就是社会资源怎样配置。资源是可以流动的。好的制度可以让资源汇聚集中,坏的制度则让资源渐行渐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的本性使然。市场制度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有效的经济制度。
东北地区市场制度最为短缺。三十多年前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制度变迁采取了从易到难的原则和渐进的方式,在传统体制外生长出一片市场经济的蓝海,而体制内虽然也有改革,但是变化不大。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例高、体量大,并且这些大型国有经济压缩了民营经济生长的空间,导致体制外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因此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副作用的重灾区。
如果不是产业结构转型和产品结构升级,东北地区“好日子”或许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后工业化时代传统制造业的衰落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的俄亥俄州、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德国的鲁尔区等都相继沦为“铁锈地带”。但东北地区跟它们还不一样: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全国一盘棋;中央政府不仅有支持的意愿,而且有这个能力;关键是东北地区手中还有一张王牌没有打出去,这就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立”也是“破”。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必将遇到很多阻力。只有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才能真正推动这样伟大的事业。今天的东北经济困难局面,或许成为制度创新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