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选才基数,从“13亿”变“70亿”
作者:王辉耀
日前,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分符合条件的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无需工作经历即可在华就业。这是我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又一举措,是中国实施全球化人才竞争战略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国逐渐成为国际人才的向往之地,外国人才集聚的态势逐年加强,我国的人才选择从过去13亿人中选才转向今天从全球70亿人中选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研究编撰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中就曾指出,若外籍留学生毕业以后不能直接在我国就业或创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外国人才“苗子”,建议顺应世界人才国际化流动的趋势,放开外籍优秀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创业的限制,我国也可以设置留学生实习签证、工作签证,允许短缺人才或居留达到一定年限、就业创业成绩出色的外国人才留在中国。
继过往两办印发《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公安部出台支持北京等地创新发展出入境措施之后,这次三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知》对外籍高校毕业生在中国就业应具备的条件、办理程序、有效期、配额管理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在此前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并更加具体、务实。用人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等各类主体,外国来华留学生、有志来华工作的外籍学生等都将从中受益。
本次《通知》的出台,也加快了外籍人才评价引进机制的市场化探索,更加侧重评价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及其为用人单位带来的贡献,不再局限于以往国家体制内引进海外人才的诸多条件。这也就赋予了各类用人主体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多层次、多元化的实际用人需要,市场化地选择最适合的人才,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等用人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延揽优秀的青年人才,增强了他们选聘国际人才的竞争力。
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并重,是留学工作的重要理念,但调研发现,来华留学非常突出的障碍之一就是外籍留学生无法在华实习、就业,无法获得工作、居留的通畅渠道和发展空间,降低了外籍学生来华留学的预期。《通知》的出台,放宽了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的条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使更多有意愿来华留学的外籍学生看到融入的希望,从而积极选择来华留学。这将有助于减少留学赤字,并有助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来华留学体系的发展。
人才和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目前,制约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因素之一,就是缺乏跨文化的国际人才。吸纳来华留学生和海外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创业,可以储备和培养更多既有海外背景、又熟悉中国文化、国情的国际人才,促进全球人才环流。同时也向全世界释放了更加积极的信号,欢迎全球人才到更加开放的中国发展,共同实现中国梦。
接下来,我们还需逐步为来华留学生构建“留学—实习—工作—永久居留”的完整链条,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吸引力;同时为全球人才描绘清晰的中国梦蓝图,对优秀人才的认定范围更加开放,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作者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