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打持久战
春节期间,我一直在关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被选手或对答如流或苦思冥想所感染,被评委恰到好处的点评和专业素养所折服。在各种拼明星、拼低俗的综艺节目统治荧屏的当下,这样的节目独树一帜,确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股清流。但我也知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靠一档节目就能完成的,需要打一场持久战。
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因子。正如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艰巨、意义深远、作用重大,现实意义非常突出。每一次行动、每一项措施和每一个人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但是,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久地努力。
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性,是因为一些地方比较习惯于开展战役式的活动和声势浩大的运动,也比较注重形式和外表。这些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绝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和全部。
就拿《中国诗词大会》来说,背诵古诗词固然很重要——它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表面和最基础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和思想里,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灵魂以及精神骨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一种群体自觉和社会风尚,成为一种全民族具有普遍共识的价值追求。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传承之路上命运多舛。即使是当下,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统一。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和简单复古等问题。
此前,中央领导同志曾经批评过一些地方将古代诗文从教材中拿出去的现象。虽然这些现象已经得到改正,但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绝不能因为一时一事而改变,也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和各种借口而改变。在这方面,我们有明显不足,也有过深刻教训,须臾不能忘。
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性,还因为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重要特征,是其精髓蕴含在传统典籍和浩瀚的古代文献中,学习之艰苦、传承之复杂,往往令人望而却步。虽然我们能用各种形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以这样的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人是带着好奇心、胜负感和娱乐状态参与的。一旦失去这些因素,就很难坚持下来。
不用说别的,《中国诗词大会》如果连续举办十季,而且在形式上不出新,受众肯定会逐渐减少。这警示我们,一方面要变换各种形式,吸引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人;另一方面,还必须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心理准备。
那么,如何打好这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战?方法和手段有很多,但有一条是必须明确和强调的——那就是中央领导同志所指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这位领导同志的话,道出了如何打这场持久战的真谛。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教材中、落实在课堂上,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覆盖住学校内外更多的人群。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程为中心,通过教师运用教材和教法,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框架是课程教材体系。现在的一大问题是,我们的课程老化、教材陈旧,亟待改进和更新。改进和更新的主要方向,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进各个学科和教材中。
当下最紧迫的是:一要将更多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充实进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较多涵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二要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考核等尽快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尤其中考和高考中,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
打一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战,是民族的希望,时代的要求,也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让我们高扬起这面大旗,肩负着这样的文化自信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