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费减负要拿出硬措施
作者:陈伟 整理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以更大决心进一步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费,尽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长远、见实效的清费举措。网民指出,在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和减税降费方兴未艾的当下,有关部门应该在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费方面出实招,拿出硬措施,助力企业生存、发展和转型。
涉企收费须加紧“做减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去年全面实施营改增,为企业减税超过5000亿元,但仍有不少企业感到负担不轻,仔细分辨,其中呼声最普遍的问题,集中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收费。”网民“陈翰咏”说,只有“清费”与“减税”联动,方能切实收获减负实效。
网民“张连起”说,如果涉企收费不加紧“做减法”,实体经济的压力必然越来越大。要让企业放水养鱼,固本培元,增加其内生动力,否则企业本来就处在盈亏临界点上,一旦费用增加,就更加难以存活了。
有网民称,市场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政府听进去了,不仅有高姿态,更要拿出硬措施。
期待建立目录清单制度
有网民认为,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寄希望于通过自上而下的示范效应和由浅及深的制度建设,来打开给实体经济减负的新局面。最引人关注的提法有两个方面:其一,要求国务院部门带头“治”费;其二,再次确认涉企收费将建立目录清单制度。
网民“然玉”称,必须承认,即便是在几轮清理之后,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还是占据大头,降费空间依旧很大。考虑到政令贯彻以及有效监督的实际难度,推动国务院部门带头“治”费,具备更多的操作便利性。其实,更为棘手的是地方层面的那些隐秘收费。比如,与审批相关、由第三方机构收取的各种资质鉴定、认证、评估、检验检测等经营服务性收费,各式各样的行业协会会费等。只有深化改革,从人员、职能、资产、财务等方面将协会和政府的关系真正切开,才能打破这种根深蒂固的利益同盟。(记者 陈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