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何以“鲜活”在英国
往年正月初五,很多人都是在鞭炮声中“迎财神”,今年却有《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忘记眼前的苟且,遨游于诗与远方。这档节目似一泉清流,却有万钧之势,引得大江南北热议。节目所涉诗词,多半是中学阶段背诵过的,可能是我自身鄙陋,当时无法感受其美,但活在当下,我必须感谢那些曾经背过的诗词,濯洗了我的眼睛。
前几日与朋友饮酒,席间谈及语言文字,朋友说,只有书写的文字才具备凝视的可能,也正是凝视的可能使审美变得可以发生。口语通常都是不美的,因为口语天生就是为了“日用常行”,脱离不开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但诗歌除外。从《诗经》始,风雅颂中有说,“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这里的“风”就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诗歌。诗歌之美,不在考试,而在净化灵魂。孔子也说: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诗歌的作用,不仅是对于某一国人,对于全人类的意义也是如此。去年恰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我有幸前去The Globe Theater去现场观摩了一场戏剧表演。休息间隙,我四下打望,剧场中好似一个众生相的缩影,男女老少都被莎翁的戏剧所吸引。美国著名学者Harold Bloom也将莎翁冠以“人类的发明者(The invention of the human)”的称呼。但如果仔细探寻莎士比亚的身世和创作,不得不说,他的此等名头是一代一代的观众与读者赋予他的新生。
在文学史上,莎士比亚的身份本就是一桩悬案,是否真实存在过这个人、现有的莎剧作品是否就是此人所著,学界众说纷纭,真相扑朔迷离。其创作的140多首十四行诗以及38部戏剧的质量良莠不齐,当中的确有“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这样的名段、“四大悲剧”的巅峰,但也有他早期戏剧中为票房收入迎合庸众所编写的黄色桥段。但是,为何莎翁作品能如此广为流传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微探究竟之后再来反观《中国诗词大会》。
莎士比亚传播最广的还是戏,不是诗,这一点要先单独区分开来。戏剧更亲民,有故事情节,更容易传播,但其实莎剧里也有成段的韵文(verse),或说成是素体诗。比如,诸君耳熟能详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仔细探究莎剧流行,对未来中国诗词的传播与普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莎剧在英国的教育中,更多是让学生们去现场观摩戏剧,自己排演,鲜有设计考试让学生背诵、去拼分数的事情发生。艺术也好,文学也罢,一旦为了考试而存在,其灵魂就已经萎靡。有多少学生是因为考试丧失了对诗歌的兴趣?至少我当年背诵诗词时,从未在乎过其文字之华美、想象力之驰骋,脑子里只希望不要背错,不要写错别字。直到大学在莫砺锋老师班上听课,才领略到中国诗词对于灵魂的震撼。当然,背诵也是重要且必需的,因为对于诗歌的理解与化境,需要时间的打磨和经历的丰富,背诵如同播下一颗种子,等待着机缘带来雨露与春风。
莎剧广为传播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在于成熟的商业化。商业与艺术本就不是对立的,在英国,莎剧就是一门生意。The Globe Theater对于赚钱之事从不马虎,小到门票与纪念品贩售,大到活动赞助冠名,处处吸金。站票5英镑一张,坐票25到40英镑不等,每场都是满坑满谷。由于The Globe Theater是半露天剧场,冬季伦敦湿冷,无法演出,故而前几年还专门在旁辟出空间新建了一个室内剧场,用以增加收入。
我在2005年首次造访这个剧场的时候,买了一个钱包,上书莎剧《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的戏词。虽是纪念品,但是针脚功夫扎实磁密,戏词也配得巧妙,还别有一番腔调。若是钱包在中国,印上李太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可有暗合之意。虽然艺术文化并不是为了赚钱,但让这些艺术文化的从业者能有尊严存于世而不另谋他就,或许也是文脉得以相传的保障吧。
莎剧大行其道的第三点原因,在于有各种相关文化活动,而非文化运动。它们持续为古老经典的文化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凡到大庆之时,世界各地的英国文化处便会四处出击,联合当地的文人墨客、高等院校来庆祝与纪念。
一滴水不干涸唯一的方式,就是汇入海洋。《中国诗词大会》清流已出,不知是否能奔流入海?对此,我报以乐观的期待。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