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垃圾沉江更可怕的是漠视
2月9日,演员袁立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云南省福贡县和泸水市的大量生活垃圾被直接倾倒进怒江。9日晚,福贡县委宣传部回应称在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重建,并提出六项整改措施。10日,怒江州委宣传部发布通报称,泸水市已开展整治。(2月11日《北京青年报》)
发端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最终注入印度洋安达曼海的怒江,全长3240公里,沿岸珍稀动植物、名花异卉、稀世药材成片成林,可谓“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而怒江仅在云南省内流域面积即达3.3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8.7%,不啻是大自然对云南的厚爱。
怒江沿岸山高谷深,水流声如怒吼,故名怒江。又因江水深黑,史称“黑水河”。当然,此“黑”非彼黑,而是水深产生的视觉效应。不过,倘若当地垃圾围江甚至沉江现象不止,怒江或早或迟将沦为名符其实的“黑水河”。这并非杞人忧天:就记者拍摄于怒江沿岸某段的一组照片来看,大量生活垃圾裸露堆放江边,以致蚊蝇孽生,臭气扑鼻。更不时有成片垃圾在水中打转,似让怒江的“怒吼”,更添别样的意味。
单以福贡县境内的怒江边为例,“据说,因为十几年前泥石流冲毁了垃圾焚烧站,从此再没批下钱来重建!于是,县城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整车倒入怒江。而今,这“据说”已得到了当地宣传部门的印证。而在怒江沿岸的泸水市某镇,任意往江中倾倒垃圾的现象也同样被坐实。由此可见,怒江当前面临的垃圾围江乃至沉江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比垃圾沉江更可怕的,是当地有关部门的漠然置之。福贡县将怒江变为“天然垃圾场”,可谓十几年如一日,似已习惯成自然。而他们为己开脱的理由,竟然归咎于“受地理环境条件等制约”,甚至不惜让去年所谓“百年不遇”的泥石流“顶包”。而泸水市某镇则指垃圾沉江系“部分群众”所为,更是将自身的责任卸得一干二净。
笔者就不解了,是什么样的“地理环境条件”,会让当地建不起一个垃圾处理厂?而被泥石流冲毁的在建垃圾填埋场,为何就不能再次重建?至于让“部分群众”成为“替罪羊”,不说其真实性存疑,就算所说属实,则当地相关部门面对此违法之举,坐视不管,听之任之,又岂能“全身而退”?
其实,受限于“地理环境条件”也好,归咎为“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也好,把责任系于“部分群众”也好,无非就是一面面“挡箭牌”,问题的实质却是对怒江保护的一种漠视。举例说吧,早在2年之前,就有网友曝光福贡县存在垃圾倾倒怒江一事。而当时该县表示,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有望于当年年底投入使用。并宣称将“有效解决现场垃圾规范清运处理问题”。但时至今日,该项目却依旧“仍在建设过程中”。
而今,相同的一幕似又在上演:面对舆论压力,当地相关部门似乎踌躇满怀,诸如开展一次全域性的垃圾整治大行动大排查;出台临时处理垃圾的管理办法;限期整改,采取超常规的措施解决好乱倒垃圾的问题;立即启动问责程序,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等,可谓掷地有声。但不知在风头过后,是否一如当年,仍然是“光打雷不下雨”?
显而易见,要有效遏制当地的垃圾沉江现象,再掷地有声的表态也不如发乎于心的重视环保来得实在。据说,福贡县当年被泥石流冲垮的在建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是“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的”。环保在当地的“举步维艰”,由此可见一斑。倘若当地不能一改重发展、轻环保的作派,则怒江的生态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观。
事实上,作为怒江沿岸城市,只有保护好怒江的生态,才谈得上“靠水吃水”。也就是说,让怒江水长青、沿岸山常绿,当是与经济发展同样的“重头戏”。很难设想,江水变黑发臭的怒江两岸,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期待当地主管部门能从垃圾沉江的教训中,痛定思痛,让环保意识“归位”,从而让古老的怒江勃发生机。(徐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