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车厅商业开发不能走样
正值春运,全国各地的客运站皆是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多数客运站的候车厅都布置得舒适温馨。然而,也有部分车站的候车厅存在过度开发、商铺过多的现象,候车空间被严重挤占,乘客出行舒适度大大降低。西部某火车站的购物长廊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候车空间。北方某市的高铁站,候车厅里的数百个座位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家商业店铺。不光火车站,有些汽车站甚至地铁站也存在类似情况(2月12日《人民日报》)。
无论是火车站、汽车站还是地铁站的候车厅,都是与公共交通相配套的必要公共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为乘客提供候车休息、排队检票的空间。既然公共车站承担着公共服务功能,候车厅显然也要承担公共服务功能。虽然在市场经济时代,各类车站可以走商业化道路,乘客也有在候车厅消费购物的现实需求,但是候车厅的商业服务不能挤占了公共服务的应有地位。换言之,商业开发候车厅不能违背其“候车”本意,不能变形走样,更不能弱化其公益属性。
当候车厅的座位远远不能满足候车旅客的需求,大多数乘客只能站着、蹲着或在商铺附近席地而坐,或人贴人、人挤人,甚至于将原本好好的候车座位拆除,取而代之以越来越多的商业店铺,这明显是一种“鸠占鹊巢”行为,这不仅会影响到车站正常的候车秩序,恐怕也是对乘客出行舒适度、出行权益的无形损害。根据我国《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车站的普通候车室当中,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1平方米。当商铺大举入侵候车厅,公共服务的应有地位该如何保障?这个底线规定又如何捍卫?
那么,一些车站的候车厅为何会沦为“商业街”?有人认为是因为当初规划不合理,在规划之初就没把商业区和旅客候车区隔离开,或者规划落后,以为车站不需要太多候车座位,从而造成日后的混乱无序、人流爆棚。而我觉得,既然规划已经不合理或落后,就不宜再布局商业店铺,有一两家即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商业设施对候车空间的挤占。就此而言,有的车站在明知规划不合理,仍让商业店铺越开越多,明显是受到经济利益驱使所致。
更有甚者,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妄图使候车厅的商业效益最大化,几乎不考虑旅客候车资源和车站商业资源的最合理配比,而是极力追求多多引进商业经营,将候车厅的数百个座位完全拆除就是典型表现。有的甚至化公为私和公地私用,让商业店铺侵占候车空间,只是为了满足小团体利益。候车厅的商用区往往被层层转租,稀缺的空间资源被一轮轮切割,导致商铺租金连年暴涨,候车厅里的物价也是“只有更贵没有最贵”,频频宰人。在高额租金面前,车站管理方对此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故而,对车站候车厅商铺越来越多、挤占候车空间的乱象,我们绝对不可小视。候车厅商业化不能走样,对于旅客候车资源和车站商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说,国家相关部门应研究制定一个指导标准,给车站进行商业招标划一条红线。在还没有指导标准的前提下,应该来次大检查和大整治,让那些经济利益至上的车站将候车厅还给候车人,使之合乎服务性设施的定位。同时,在建设新的车站时应要求候车与商业实现分区分流,也可对现有车站进行分区分流改造。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才能赢得乘客广泛好评。(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