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健康中国的挑战与应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必然要求,两者紧密相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吸取前期新医改的经验和教训,主动迎接与应对新的挑战。
成绩与问题并存 困难和挑战仍在
健康中国政策制定进入了顶层设计阶段,此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取得的成果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还存在如下挑战和困难:
体制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强化。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尚处在进程中,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过度治疗(包括过度诊断、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现象仍然存在。改革协调联动不足;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形成无缝衔接,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药价虚高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施策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机制尚待建立。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优质医疗资源被虹吸到大医院,医疗服务提供“倒三角”格局改观有限。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16年10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共6.4亿,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6亿人次,乡镇卫生院0.8亿人次,两者门诊量之和约占全部诊疗人次的六分之一。2016年1—10月,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91.3元,二级公立医院为189.5元,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2872.7元,二级公立医院为5569.3元。患者医疗费用、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30%以内,公平性有所改善,但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0%~15%的公平筹资体系还有一定差距。
医保基金运行存在风险。由于我国已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医保的扩面已无空间,由扩面牵动的基金收入增长效应也将微乎其微。按2000—2015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年平均增幅19.75%、支出年平均增幅21.43%的增长率推算,2029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可能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与此同时,过度医疗、药价虚高现象均会加重医保基金运行的风险。
外部因素对推进健康中国带来深刻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健康危险因素增多,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心血管病死亡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2014年以来,心血管疾病的住院费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2.02%、18.90%和24.96%。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结构性矛盾将给健康中国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政府财政投入需加大。“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出,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加大健康投入,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201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5.56%,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65%,与2030战略目标仍有一定距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另外,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因执行主体的素质缺陷和利益倾向、责任与监督机制缺乏、政策解读偏差等,政令不通、执行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攻坚克难 实现目标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理念创新、制度体制创新、发展方式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健康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维护健康服务的公平性。打造健康社会、生态社会,打造绿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开放、融合的态度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积极跟进全球健康战略动态,支持促进健康服务业多元发展。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可负担性、公平性,实现全民健康服务覆盖。
重点建设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抓紧制定本地区资源配置规划,科学界定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健全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二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作用,推进管办分开,有效履行政府办医职能。三要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四要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完善药品采购新机制以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五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费用监测公示和考核问责机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实现“三医联动”改革。同步进行、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个领域的改革,防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要把握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要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健全利益调控机制,引导群众有序就诊,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专业化水平。
建立有利于健康的社会治理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医疗卫生发展要更加注重从体系和结构调整中提高效率。整合相关部门,使之能够通盘考虑卫生系统的供需双方、筹资水平与费用控制、投资与成本等各方面情况,形成整体方案,更好地节约医疗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政府应更多地将医疗卫生与生命、人民健康等相关领域统筹协调,合理监管,重点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
持续加大卫生领域财政投入。尤其注重对重大疾病防治、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支持力度。
要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建立严格的政策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独立的政策执行监督机构。同时,政府要提高政策的精细化水平,抓紧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法,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作者 方鹏骞 陈江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