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勤:把中国的农村改革成“世界农场”
作者:刘志勤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提速中国的农村改革,特别是强调坚持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使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真正取得“双赢”和“同步发展”。由于中国农村的供给侧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的改革道路具有决定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农村的改革成功了,中国的整体改革才算成功。我们离这个目标尚有一段距离需要努力。
而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应该是:中国农村的“本色”未变,中国延绵几千年的“土味”未丢。
说到中国的传统农村人们的习惯印象就是一个“土”字,这个“土”字往往包含着落后与杂乱无章。但是,现在中国的农村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个“土”而显得尤其珍贵。中国是个农耕国家,中国的农耕文明是缔造中华民族,中华精神的最关键要素。中华农耕文明生于,始于,长于黄土的滋润和养育,所以无论如何改革,中国上溯几千年的“土香土色”切不可丢掉。
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取得翻天复地的变化。同时,也有仍需改进的地方,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好“土”与"洋”的平衡。目前中国农村出现了三个发展各异的形态:大城市周围的农村早已经“面目全非”,几乎找不到农村的痕迹,看不见农田,高楼林立,放眼数十里不见飘香稻谷,早己告别了“土味”。它们属于发达的第一世界。由于享受到拆迁政策的扶持,本地农民一跃成为百万元户,甚至是千万元户,乘改革之风,完成了一步登天的蜕变。第二个形态是中小城市周围的农村正处于半开发半发展的状态。农田的利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小城巿发展的后劲不足,造成附近农村的改革时进时停。规划设计尚欠完善,造成不少地区的“不城不乡”,“不土不洋”的现状。由于这类状态下的农村发展动力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进行存在一定阻力。例如,没有工业,就没有工厂;没有产业扎根这些地区,使得当地农民难以掌握一技一艺之长,谋生求发展的机遇受到很大限制。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农民占全国总农业人口的一半以上。这些农村虽然还有一定的“土味”,但是这不是我们所希望保留保存的"土味”,因为它的落后和未开化,成为许多中小城市发展的瓶颈。第三种形态的农村则是那些远离城市,常年隐匿在山区和偏远地区的村落。这些农村分布星罗棋布,交通,通讯及各种服务均不发达。中国的最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都居住在这些村落里。他们的生活现状与城市里收入最低的人群还要低很多。但是他们的村落,自然环球却是保持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土气”。虽然是贫穷造成了当地的“土气”,却是中国最值得保存下來的“中国土味”。
今年中国的春节期间有3亿多人离开城市。他们的目的地几乎都是“接地气儿”去了。更有许多家庭带着孩子去农村看“土戏”,闻“土乐”,吃“土菜”,享“土乐”去了。他们看腻了城市里的高楼与豪华,期望能够返朴归真,做一回“土地”的儿子。如何做到既保存了中国农村的“土气”,又避免了落后,真的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大功夫。虽然有不少乡镇风景秀丽,但是却被改造成俗气的餐厅和娱乐场所。过度商业化,是许多小城镇升级改革中绕不过去的困扰。然后,过度商业化将从根本上伤害中国农业特色的发展最后沦为“四不象”:不象城,不象乡,不象镇,也不象村。短暂的繁华之后却是无奈的萧条与失落。
中国在几十年的改革中成为“世界工厂”,为世界提供了各种商品。而未来的改革应该使中国的农村成为“世界农㘯”,可以为世界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安全食品。中国农村可以升级成为世界食品的加工厂,集散地。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中国和欧洲的铁路贸易正在升温,这为沿线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商品的出口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样的“扇面效应”对于保存中国特色的“土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村改革要特别改善当地的卫生习惯和卫生条件,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而卫生环境差的地区永远不会成为吸引投资,产业和旅游的发展,将成为阻滞与外界接轨的能力。在农村搞一㘯卫生大改革,或许是发展农村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中国的农村市场巨大,中国经济的未来在农村。中国的农村要改革成“世界农场”绝不是梦,而是可以很快实现的目标。到那时,世界将会因为保存了自身“土味”,才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产品供应商。
去年中国粮食收获12325亿斤,完全可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品种,品质等原因,却又进口了2500多亿斤粮食。如果中国逐步建立“世界农㘯”的发展格局,或许中国的粮食,食品,乳制品可以大量进入国外的超市和家庭之中。
如何保持,保留,保存中国特有的“土性”对我们的未来真的很重要。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