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中美重回斗而不破的框架机制
作者:张敬伟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2月17日在德国波恩的会晤不同寻常。这是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的最大看点,使中美关系重回斗而不破的框架机制。
中美“斗”的领域很多,如台湾、贸易传统的“2T”,南海问题等。但是这些困扰,中美建交以来都能很好地把控住风险,即使上述问题有时很激化。因而,斗而不破虽非最理想的中美关系,但可让中美关系风险可控,已属不易。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面临着变局:特朗普竞选时在贸易上的挑衅(欲对中国商品课以惩罚性关税、想将中国纳入汇率操控国);以及打破中美建交来的“红线”——和台湾领导人通电话,甚至要和中国重新谈判“一个中国”。特朗普上任后祭出的不符合美国传统政治的内政外交大招,更让国际社会担忧中美两国陷入失控的冲突中。
元宵节来临之际,特朗普的对华态度有了好转。他先向中国“拜晚年”释放善意,随即又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了电话,特朗普重回“一个中国”正轨,中美关系“拆弹成功”。
此番中美两国G20外长会,是两国元首电话后对中美关系进入常态的再次确认。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重申美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定义美中关系的只能是友好,他主张建设性地处理两国之间的分歧。对于朝鲜再次发射导弹,蒂勒森敦促中方“中国需要使用所有现有手段,节制朝鲜破坏稳定的行为”。中方提供的消息说,两国外长就朝鲜半岛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从两国元首到两国外长,外交表达中都释放着意味深长的信号。熟悉中美关系的分析家都明白,两国暂时“平安无事”了。这对中美两国、亚太区域和全球都是好消息,尤其有助于缓和全球对特朗普的焦虑。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回到斗而不破的框架机制,有助于区域稳定和全球和平。由此亦可见,中美已经达成的双边机制框架,如战略与经济对话、军事交流以及中美BIT谈判,或都可以继续下去。中美两国利益攸关的战略关系也会继续深化下去,确保中美两强的博弈不至于激化到两败俱伤的“零和”层面。
特朗普和他的团队,虽然在内政外交上有令世界惊诧的新思维,但其战略出发点依然是美国利益至上。中美两国有着难以割舍的战略利益交集,这是特朗普在中美关系上不敢造次冒进的主因。作为精明商人,他追求执行上的“极简主义”——越过国会系统通过行政命令来体现行政效率,这种“极简主义”在美国社会遭到了传统政治的阻击,因而特朗普内政上的“禁穆令”,外交上的“建墙令”以及开罪欧洲和北约的外交莽撞,都很难继续下去。尤其是他的重要阁僚——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陷入“通俄”丑闻,导致特朗普“新政” 面临更大挫折,特朗普要改善美俄关系的努力,也变得举步维艰。
连串挫折之下,甫入白宫的特朗普如果再让中美关系陷入僵局,特朗普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西方不亮东方亮”——对于特朗普在中美关系上的挑衅,中国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冷静以对。日本则以无尽的热情去融化特朗普的冷淡,从而获得特朗普对日本的同盟再承诺,起码也在表面上深化了和特朗普的私人感情。因而,从对美关系的灵活性言,来自东方的中日两国在对美外交上更为机智和聪明。
中美日三国也各得其所。特朗普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中美重回斗而不破的常态外交。日本害怕被特朗普抛弃,现在美日同盟重新紧密。这样,一扫白宫新政运行不畅的阴霾。
不过,中美关系不能满足于斗而不破,要变斗为和,在双方共赢的基础上,使中美两国成为区域和全球稳定的双核引擎。但现实也许并不乐观,商人执政的特朗普,功利主义的色彩浓厚,如果特朗普摆脱了内政外交上的颓势,也许会腾出手来,在中美关系上制造更多麻烦。
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