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为何不承认是“中国人”?
【编者按】
近日,海外网微信公号港台腔(ID:gangtaiqianghktw)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为何不承认是“中国人”?》引发舆论广泛讨论。自去年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以来,岛内不断出现“去中国化”事件,严重伤害两岸人民情感。对此,港台腔(ID:gangtaiqianghktw)网友@宋昱向港台腔撰文投稿,细数岛内“中国人”身份认同变迁,再论为何有人不愿意承认是“中国人”。
-------------------------------
前不久,台湾《中国时报》发表题为《真道理性爱台湾 我们都是中国人》系列社论,从两岸文化脐带、摒弃敌我思维、中国人是台湾的宝贵资产、和平统一也是台湾前途选项四个方面呼吁台湾当局能够停止“去中国化”的行径,进而使台湾社会能够从高度对立逐渐回归理性,从而为台湾找寻正确的未来道路。《中国时报》的大声疾呼恰恰反映出在当今台湾中国人和炎黄子孙的标签正日渐模糊零。
在当下台湾,为什么“我是中国人”变得异常艰难?切入正题前,先从几个故事说起。
故事一:1980年代,笔者在台湾的叔叔赴美留学,其间碰到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大陆留学生听说我叔叔从台湾来的,直呼:“你是‘蒋匪’啊!” 我叔叔也回应道:“我们要消灭‘万恶的共匪’”说完二人哈哈大笑,后来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故事二:我四年前去台湾,曾在捷运上听到三个台湾年轻人的对话。其中一个说:“上次我和XX去韩国玩,去店里买东西,人家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我当时就说我们怎么会是中国人,讲话都不一样的好吗?”
故事三:以下是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高秉涵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的一段对话
高秉涵:刚才济南市的电视台跟着我,他就问那个最小的小外孙,10岁,“你是中国人吗?”,“我不是,我爷爷是中国人,我是台湾人。”
记者:您听到她的这个反应,您什么反应?
高秉涵:我就是心里面很苦,很苦。
记者:苦?
高秉涵:因为我现在感觉到有点无力感,这个要多说一点,因为她们这四个人,可以说都是现在的小“台独”。
*为什么在短短的30余年间,认同中国人身份在台湾成了严重的“政治不正确”。*有人说是自李登辉以降的台湾当权者或是推动分离主义和“去中国化”运动,或是无力拨乱反正所致。但这仅仅是其中的部分原因,厘清台湾人中国人身份认同的变迁脉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日据时代“皇民化运动”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旋即在台湾开始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大力推行“皇民化运动”,期以同化台湾人,五十年的殖民统治,虽有无数仁人志士反抗日本殖民当局,但不可否认,“皇民化运动”造成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疏离。加之二战结束,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出于反共需要,并未彻底肃清日本殖民统治的遗毒,反而利用一批旧日本军人(史称“白团”)训练国军,导致了部分台湾人甚至是高官政客在公开场合颂扬日本殖民统治为台湾带来的现代化和秩序,如台北市长柯文哲所说的“殖民越久越进步”。
“二二八事件”的影响
1947年爆发的“二二八事件”,至今仍撕裂着台湾社会,虽然对“二二八事件”一些有良知的学者不断的追求真相,但在民进党的操弄下,“二二八事件”已经成为国民党的沉重包袱和外省人的原罪,但不可否认,自“二二八事件”后,让部分台湾知识分子,对于国民政府所代表的中国彻底失望,从而从事“台湾独立运动”,并极力鼓吹台湾人不属于中华民族,而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和反共教育
1949年两岸划峡而治,国民党当局为了以中国“正统”自居,将支撑“中华民国”政治象征的整套制度和机构从大陆照搬到台湾,但没有发展出与台湾社会情况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制度,为了“反攻大陆”的春秋大梦,国民党当局开始了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时期,自1966年开始,台湾当局虽全面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但“白色恐怖”给台湾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裂痕和伤痛,导致一些台湾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将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满和仇恨,扭曲扩大到其背后所代表的“中国”这个政治符号,从而极力改变自身的身份认同,“美丽岛事件”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当年被国民党抓去坐牢的一群人,如陈水扁、陈菊最后都成了“台独”运动的骨干。民主化的党外运动却异化出了“台独”的种子。
出于对国民党当局高压统治的畏惧,一些骨子里对身份认同持不同看法的人不敢公开宣示自己的主张,例如现在宣称22岁以前是日本人的李登辉,曾经对前“监察院院长”王作荣表示自己不是“台独”,但在执掌实权后,逐步暴露其媚日“台独”的嘴脸。
两岸自1945年起,真正处于一个政府统治下仅有四年,自1949年更是走出了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台湾民众自然会对祖国大陆产生疏离感,另一方面,国民党长期推行仇共、反共政策,污名化大陆政府,加之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长期不客观的报道,导致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地区存在抵触和偏见。
两岸政治影响力此消彼长
国民党当局撤退到台湾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穿着“中华民国”这件华服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代表中国,但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台湾当局失去了代表全中国的合法性,台湾不能再使用中国这一政治符号出现在国际社会。台湾民众普遍感到身份认同的疑惑:我们不再代表中国,那我们究竟是谁?国民党当局在全面对抗的思维模式下,亦不接受在国际上用含有中国治下一省意义的词汇来指代台湾,防止被统战矮化。例如1989年两岸奥委会在香港就Chinese Taipei的中文译名举行谈判,台湾代表坚持中文译名应为“中华台北”而不是“中国台北”,否则将不予参加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经过长期自上而下的影响,在台湾,中国失去了文化和民族上的意涵,而完全成为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术语。承认中国人身份,就会被扣上“卖台舔共”帽子。
“文化台独”与“宪制改造”
李登辉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大肆推动“本土化运动,”经学者卢建荣归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内政部”于1992年6月实施新户籍法,取消祖籍地登载,只登载出生地,切断所谓外省人二代、三代与大陆地区的渊源联系,打造台湾人认同基础。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到高秉涵,外省三代与祖辈的政治认同已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二、“教育部”取消《中国通史》课程,废考“三民主义”,编写《新台湾史》,从教育上全面推行“去中国化”,导致了台湾80年代后生人中国人身份认同极低。
三、“文建会”在“社区总体营造的名义下”, 大力推动“台湾意识”和乡土意识,自外于中国人,获得极大成功。
同时,李登辉上台后,通过多次“修宪”,虽保留了中华民国宪法一个中国的外壳,但已通过“总统”、“副总统”、“立法委员”的选举产生条款,将大陆地区排除在外,又将大陆到台湾的所谓“万年国代”统统撵走,事实上将领土范围和“政府”权力限缩于台澎金马。后期又通过“冻省”,彻底完成了 “中华民国是台湾”的“宪制改造”。切割台湾现行法统的中国属性。
陈水扁继任后,又继续推动“去中国化”,让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不断走低。
(宋昱,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相关阅读:为何不承认是“中国人”?
近年来,台湾出现不愿意或者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现象,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当局、媒体、学者都“失语”以对。近日,《中国时报》发表社论指出:“台湾人”和“中国人”成为二择一的对立符号,从历史文化、两岸关系或台湾发展的角度而言,这都是非常不应该,也非常危险的。社论摘发如下:
早期台湾社会的主流认同,从来清楚无半分模糊,被问及自己是什么人时,大半会毫不犹豫回答“我是中国人”,也有人回答“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当时的流行歌曲有一首就是《我是中国人》,传唱一时。
自李登辉第二任期开始,“中国人”3个字开始被污名化,如今已成为几近“不可说”的弱势认同。不可讳言,“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弱化,和“独”的力量增长有极大的关系,这中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滴水穿石”的演变,台湾的认同观渐渐主客易位,“天然独”高唱入云,“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认同抬头,连许多蓝营政治人物都渐渐不敢说或避说自己是“中国人”。
如果早年鼓吹“台湾人与中国人”对立的“独”派,在“我是中国人”的年代有龟兔赛跑中乌龟的耐心,那么此刻希望恢复“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认同,也要有耐心。
先要让台湾人找回做“中国人”的光荣感。就经济和发展机遇而言,中国崛起已是进行式,阻碍仍在,但气旋持续上升却是不争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软资产。中国悠远的历史,构筑了深厚、丰富的文化,这是中华的骄傲。台湾的主要族群,祖辈均从大陆跨黑水沟而来,同文同种,应以一家亲的心情,分享中国文化的深厚与光荣。
两岸间,没有任何比一家亲、同民族更巩固的和平基础。台湾人找回中国人的光荣感与认同感,也是找回两岸和平的根本之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18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