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经济透视:大宗商品市场乍暖还寒
诸多迹象表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近来实现了2012年以来的首次上涨。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由2015年的最低点371点升至目前的434点,涨幅达14.5%。彭博大宗商品指数2017年上涨约1.3%,延续了去年全年上涨的走势,22种原材料价格走势的指标也实现了连续4个月上涨,创2014年4月以来最长连涨纪录。受此影响,一些资源出口国经济出现了明显回暖。
近期,澳大利亚首要出口产品铁矿石及焦煤价格回升,令澳洲经济恢复增长。主要依赖原油和天然气出口的俄罗斯经济也筑底回升,俄罗斯股票市场以50%的涨幅领跑新兴市场。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巴西外贸实现顺差27.25亿美元,创2006年以来当月最好成绩,其中最重要的推力来自于大宗商品出口额的大幅增长:大豆增长124.7%、铁矿石增长124.5%、原油增长97.7%。
最新数据表明,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全球追踪的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已经连续第五周资金流入,这也是自2016年四季度初以来的最长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债券基金也出现了连续19周的最大资金流入。可见,本轮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的回升,有望使资源类新兴市场经济体走出持续3年下跌的趋势。不过,这一复苏态势能否完全确立,仍受到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外溢性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从支撑因素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受益于负利率时代对收益资产的追逐。英国巴克莱银行的数据显示,新流入的资金加上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推动着大宗商品资产管理总额从2015年底的低点1610亿美元增至去年年中的2350亿美元。截至去年6月,彭博大宗商品指数总回报率超过14%,成为全球大类资产中表现最好的主要资产类别,强于全球债券和股票。
然而,考虑到全球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保护主义思潮涌动、黑天鹅事件频发、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等因素,大宗商品的宽幅动荡依然不可避免。一些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甚至整体宏观经济政策,都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美国可能实施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大规模减税等供给侧政策,以及美元加息步伐的加快,都有可能形成虹吸效应,导致部分流入出口国的资本回流美国。
此外,一旦美国政府赤字增加、私人投资扩张、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贸易盈余缩窄,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各类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货币竞争性贬值的风险。这将是新兴经济体和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2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