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毁约弃耕”,有人“逆势抢地”
春耕备耕时节,鲁西北出现少数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现象。有分析认为,“毁约弃耕”或与粮食生产效益下降、当地农户对种粮前景感到“悲观”有关。不过,近期记者在我国玉米种植大省吉林部分产粮大县调研时,却见到了另一种场景——当地不少种粮大户正“蠢蠢欲动”,计划今年继续扩大规模经营面积。当前,国内市场的玉米价格呈现价格弱势,吉林种粮大户为何敢于逆势加码,做出与“毁约弃耕”截然相反的选择?
首先,无论“毁约弃耕”还是“逆势加码”,关键因素都在地租——仅此一项就占了种粮大户的近半生产成本。衡量地租的高低,应放在时间坐标系来看。以吉林省为例,10年前,地租约为3000元∕公顷;随着国家玉米临储政策的出台,玉米价格逐年提高,地租节节攀升,在2014年玉米“托底”价达到顶峰时,平均地租达到8000元∕公顷,有的甚至达到1.5万元∕公顷。在这一阶段,某些种粮大户疯狂“抢地”,一些“外行”也投身粮食生产。去年,东北玉米临储托底政策取消,玉米价格回落,地租也跌回到10年前的水平。
其次,无论是“毁约弃耕”还是“逆势加码”,对于种粮大户来说,“面子”是地租和成本,“里子”是效益。例如,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个“大户”去年种了2700公顷玉米,而今年他计划种1万公顷,支撑他急速扩张规模的就是效益。在他的账本里,因为“团购”,生产资料等投入低,每公顷种植成本仅3500元,而普通农民则普遍要7000元;在产出上,单产要高出附近农民10%以上,又是近2000元的效益;在质量上,他生产出的是一等、二等优质玉米,每公顷效益又能增加2000元。“一降两增”之后,他每公顷纯收入约4000元,甚至高于种自家责任田的“小农”。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这样生产出的农产品才更具竞争力。玉米价格走低后,一些“小农”将退出种植业,而“大户”在成本与粮价“双低”情况下选择“接盘”。同时,国家采取补贴、多种社会保障等措施来稳定“小农”,这种“稳中求进”的政策选择,事实上已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蓄积了动能。
还有一个原因是,吉林户均耕地1.67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规模经营底子好、空间大。吉林很早就开始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从补贴新型经营主体购置农机,到出台土地收益保障贷款等金融支持政策,从农业科技服务,到补贴其采用免耕播种等新技术,“大户”们扩大规模的底气也很足。
当然,规模经营也不见得“越大越好”,规模经营者必须核算效益最优化,积极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我国玉米出现过剩,尽管有大量替代品进口等原因,但根源还是结构性的,“大路货”多,对接精深加工和饲料加工需求的优质专用品种少。因此,规模经营做强就离不开对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赔得倾家荡产,就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是重要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是核心目标,提高质量效益是主攻方向,满足市场需求是优化导向,绿色发展是基本要求,改革创新是根本途径。(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