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走出“一亩三分地”
协同发展不是甩包袱,而是打开各自的家门,在更大空间上进行资源调配、产业布局,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这几天,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北京景山学校分校迎来春季学期的开学季。燕赵大地上,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样让群众受益的,还有“轨道上的京津冀”和“家门口的名医生”等亮点。自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三地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联动热情,催生出越来越多惠及广大群众的发展成果。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首都经济圈,正在悄然成型。
“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习近平总书记3年前在座谈会上的要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基本方法论。而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旧思维,并不那么简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产业转移、人口调控,是不是在甩包袱?协同发展,天津的比较优势在哪里?缺乏先进技术和资金支持,河北怎样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3年前,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让三地的各级领导干部备感棘手。找到协同发展的抓手,需要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上做文章,在参差多态的发展中寻找共同发展的密钥。
京津冀地区3年来的发展表明,协同发展不是甩包袱,而是打开各自的家门,在更大空间中进行资源调配、产业布局,从而实现互利共赢。3年来的发展,也有力证明了这一点:仅2016年,北京向津冀两地的技术输出额就达154亿元,同比增长38.7%;打通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断头路”“瓶颈路”800多公里,让区域交通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等政策,打破区域限制,免除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科学安排功能承接布局,实施产业、平台和项目“三级清单”管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政策举措,使三地发展在开放中对接、互补,朝着顶层设计目标不断迈进。
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发展思维,协同发展不仅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上城市群发展的有益经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为代表的发展模式表明,城市间协同发展产生的综合竞争力和治理能力,远超各个城市单独发展的总和。以治理雾霾为例,单独一地发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共享同一片蓝天,必须依靠三地之间的联防联控。据介绍,未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三地将进一步完善联合会商、预报预警和联合执法机制,扩大区域生态空间,让三地群众享受更加清新的人居环境。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满机遇也不乏挑战。应对这场有关治理能力和发展思路的大考,可做的还有很多。不久前,一则“每天花225元,从沧州坐高铁到京上班”的新闻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类似于异地工作生活的选择,体现出群众对未来更多的期望。如何让三地的交通进一步融合,使群众出行更加省钱省心?北京进行产业转移,周边城市热情都很高,但如何避免承接过程中的同质化竞争?区域内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又怎样避免大城市病,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需要在改革进程中予以正视和解决。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京津冀城市群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3%,人口占全国的7.23%,包含众多周边城市,更对全国相关区域的试验有借鉴意义。在整体协同发展的引领下,激发起古老区域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事关三地群众幸福感的提升,也将为中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引擎。(白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