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贸易保护主义,历史教训足够惨痛
作者:丁一凡
无论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还是法国总统大选中的一些候选人,都在或多或少拿“自由贸易”开刀。这背后的贸易保护主义回潮问题,可谓当前世界经济中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之一。为何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们要回归贸易保护主义呢?回头想想,自由贸易不是之前发达国家开给发展中国家的一剂发展药方吗?
的确,从冷战结束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这20多年间,世界经济发展迅猛,国际贸易迅速攀升,被称为经济全球化的黄金时代。但从金融危机开始,发达国家的社会抗议声不断,从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到英国公投脱欧,再到美国民众把特朗普选上台,无论社会运动还是政治选举,民众都在发泄不满,特别是把经济全球化当靶子,把本国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归咎于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
难道经济全球化的福利没有覆盖这些发达国家的民众吗?事实上,如果从全球价值链的分配上看,发达国家企业还是拿走了价值链上最值钱的部分。只是发达国家的分配体系出了问题,这些利润没有出现“涓滴”效应,没能不断向社会下层居民传递。21世纪第一个10年,按可比美元计算,美国蓝领工人的平均工资收入要低于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水平。许多已进入中产阶级行列的人,又重新回到底层收入水平。与此同时,美国那“1%的人”,特别是金融界高管,却在这些年里赚得盆满钵满。
发达国家兴起的民粹主义没到本国社会的分配体系中寻找问题答案,反把国际贸易和外国商品当作靶子,想求助于贸易保护主义蜷缩起来。问题是贸易保护主义根本无法拯救发达经济体,这是因为:
首先,世界经济已是全球化经济,各国各类企业都处于全球生产链的某个部分。如果这个生产链中断,企业生存都有问题,又怎能创造更多就业呢?比如,特朗普政府要强迫美国企业把国外的生产迁回美国。为应付美国新政府,美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开发“机器代替工人”的技术,哪会产生什么创造就业的效果呢?要知道,中国现在是最大的设备机器人出口国,没有中国出口的机器人,发达国家的“企业转型”能那么快实现吗?另外,把生产过程迁回美国将导致成本上涨,美国企业的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跟欧洲、中国、日本、韩国的产品竞争吗?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回潮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新兴经济体的制成品出口对维持发达经济体的低廉物价起了重要作用,才让那些发达经济体的底层民众在收入未明显上涨的情况下仍能过上体面生活。如果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品增加许多关税,那会使发达国家的物价骤然上涨。通货膨胀将迫使央行大幅提高利率,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和收益,因此不利于经济的回升。
最后,如果发达经济体如此轻易地求助于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起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报复,从而可能引发贸易大战。按照当下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发达经济体在贸易战中占不到多大便宜,因为新兴市场已成为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不可或缺的市场。以中国为例,我们是汽车、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等众多消费品和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市场,美国大型跨国公司前几年的利润收入主要来自这里。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它们在美国本土、欧洲、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市场上的经营大都不太顺利,这更凸显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欧洲大型跨国公司亦是如此。如果这些发达经济体想跟中国打贸易战,它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在发达国家经济萎靡的背景下,有些政客会利用民众不明就里的心态,故意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喊着为民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的口号,去争取选票。其实,多数民众并不了解国际贸易的作用,不明白贸易保护主义救不了他们的经济,创造不出更多就业。因此,民众才与民粹主义政治家形成一种恶性互动。
实际上,国际贸易除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还有缓解国家间矛盾、让不同国家展开“和平竞争”的作用。如果国际贸易受阻,则其背后的国际关系也会变得微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美各国都出现过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出现过以邻为壑的政策走向,而这一切最终当然是以战争结束了。希望我们当代人能汲取历史教训,少犯些同样类型的错误。(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