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管护两千余亩军校训练场 射击前设置好靶子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创新教学保障模式——
管护两千余亩训练场不用一兵一卒
王曦胡彦涛李宝臣
2月17日,笔者走进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一处野外训练场,看到一名地方群众活跃在教学保障一线。经打听,这名群众叫王献国,今年54岁,是附近村庄的村民。
“老王负责管护这片训练场,教学保障离不了他。”前来检查指导的学院教保科科长李澎,向笔者讲述了王献国和这片训练场的故事。
1996年,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该院从当地征用了2000余亩土地,后逐步建成装甲车辆综合射击场,距学院几十公里。按惯例,这么大的训练场得派一个班前来看管维护。可学院作为教学单位,兵员十分有限。
2000年,该院大力创新教学保障模式,经过认真考察、政审后,学院与王献国签订了保密协议和训练场管护协议。从此,王献国就和这片训练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献国告诉笔者,他每天都会到训练场巡查,及时修补受损的靶壕、阻截墙、坦克机动道路等设施;遇到试图侵占训练场地、破坏训练设施的行为及时制止。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每次有实弹射击任务,他总会提前一天为运动靶充电,并在射击展开前半个小时设置好靶子。17年来,由于王献国看管到位,这片训练场没有被侵蚀一分,教学训练也没有因为场地保障不到位而延误。
谈起这种新型教学保障模式的好处,李澎说:学院付给王献国的工资和补助,比派驻兵员的成本要低不少,节约了大量经费;机关只需平时检查督导,每年底对王献国的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考察验收,省却了不少精力;融洽了与周边群众的关系,王献国是当地人,与周围居民非常熟悉,发生矛盾纠纷时更容易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