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高校“贪大”,可不只有学院想改大学
作者:李清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要合理确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逐校明确存量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布局,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切实引导高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2月23日 人民网)
其实在过去,“大学”未必规模很大,也未必都比“学院”等级高。比如解放前的西南联合大学只有3000多名学生。笔者20年前就读的一所师范大学,6000名学生,比现在很多的学院都要少。以前,一些地方办的专科层次的高校,也有叫大学的。当然,现在大学与学院在层次结构上有差异,是有合理性的。单科为主、规模较小的学院,向综合性、多科性的方向发展到一定层次,可以改为大学。但这些年,兴起了一股学院竞相升大学的风气,遭到社会各界诟病。教育部要求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对遏制高校贪大求全、盲目发展的趋势,会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我想说的是,现在各地高校“贪大”成风,而“贪大”的表现,并不只有“学院”更名“大学”一种。大幅增加学校人数规模,就是常见的一种。这样的行为,固然与高校整体扩招有关,但也跟具体学校及领导有关。现在,很多地方普通高校都有上万甚至两三万学生。学生多了,各方面设施与师资力量未必及时跟上。媒体经常报道,有的学校学生要排长队进图书馆、洗澡,有的大课几百人一起上课,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中科大十余年来,每年招生人数一直保持在1800人左右,像这样追求“小而精”的高校现在已经不多了。
好吧,扩招了太多学生,设施不够用了,扩建校园总可以吧?很显然,广大师生也是需要更好环境与条件的。然而,很多高校在新校园的建设上也“贪大”,动不动占地上千亩甚至几千亩。最近,已经拥有8个校区的山东大学,打算再新建一个6000亩的主校区,引起争议。据透露,建这个新校区共需约80亿元资金。山东大学是国家985高校,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校领导说“学校对资金来源有把握”,不会打学生学费的主意,可80亿元也不是个小数目。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建新校区,就只能主要靠贷款了,往往背上沉重经济包袱。南京两所名校在江北建新校区,没过几年就放弃了重建。高校非得建那么大、那么多的新校区吗?
另外,许多高校即便没申请由“学院”更名“大学”,也在学科专业布局上“贪大”,搞变相升格。比如,学院下面的二级教学机构过去叫系,大学的下面才设学院,但现在,学院下设十几个学院已成普遍现象。江苏省的镇江高专,自己都还不是学院,却大胆地下设了“丹阳师范学院”。安徽的蚌埠学院,其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仅1名,却设了多达7个专业。类似这些高校的做法,是否将精力用于内涵发展,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推出对策。
文/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