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在家教育离不开监督和规范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表示要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同时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初看之下这似乎是要无条件取缔在家教育,其实不然,所谓“不得擅自”,意味着在家教育必须符合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教育部门结束放养,尝试监督、管理在家教育的标志。
在家教育是指一些孩子不接受公立或私立学校教育,由父母在家培养的教育方式。我国台湾的在家教育便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在一些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尝试在家教育。近年来以在家教育替代义务教育的家长恐怕是出于对应试教育模式的忧虑,担心自己的孩子逐渐沦为考试机器、丧失创新能力等。这些担忧并非全无道理,疼惜孩子、希望孩子更全面成长的愿望也容易理解,可糟糕的是,许多家长简单地将在家教育等同于义务教育的反面,即“一切反着来就是了”:学校里有太多考试,在家教育就统统取消;学校里提倡背诵,在家教育就尽可能地避免。如此剑走偏锋,显然只会酿成悲剧。在家教育的困难显而易见,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大都根据统一学制、使用统一教材,由不同教师传授知识,可在抱着极端想法的家长眼里,安排学习进度、编制教材、讲授不同学科内容等都需由一人来完成。现实中的确有这样的家长,有一些人或许也取得了成功,毕竟他们的孩子最终较顺利地融入了社会,可有的孩子,大好青春却被无效率的教育实验白白浪费了。教育部的通知显然有其现实出发点。
其实,在在家教育已较成熟的国家,在家教育并不像国内许多家长以为的那么散漫,相反,他们的教育部门和立法机构都对之予以严格的监督和规范。以美国为例,各州对家长教育孩子的资质都要事先进行审核,并要求按公立学校的教材进行教学。在他们眼里,在家教育不是对义务教育简单的反对,区别只是在家教育在时间安排上更有弹性、授课氛围更轻松等。学校教育同时面向不同的学生,无法考虑学生之间的兴趣差异,在家教育则能灵活地调整不同学科的授课时间和进度,充分挖掘、发挥学生特长。换言之,在家教育的自由必须相当有节制。反观国内一些“读经班”和父母私人培养案例,要么盲目废除某些学科的学习,要么揠苗助长地培养孩子。美国法律同时要求,在家教育的孩子每年必须参加统一达标考试,若考试不合格,孩子必须立即被送回学校接受教育。美国还有许多在家教育联盟组织,这些组织负责将散布在各个家庭的孩子组织起来,统一学习、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等,这些都是国内“单打独斗”的家长办不到的。承认在家教育的可行性,意味着承认家长和孩子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教育方式的权利,但权利需与责任对等,在家教育并不是逃避学习重担的方式。随着社会进步、竞争加剧,学习压力恐怕只会越来越重,试图以孤绝于世的姿态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毕竟任何孩子都没有沦为教育实验牺牲品的义务。
许多家长认为在家教育绝对自由、不受约束的想法相当有害,抱着这种想法,他们往往忽略了自己采取在家教育的现实局限性,盲目乐观,最终骑虎难下。在家教育同样需要监督和管理,教育部的通知只有一个开端,相信后续还有一系列指导措施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