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少将:“上甘岭”到“钢锯岭”距离有多远?
作者:冯晓林
最近,一部名为《血战钢锯岭》的美国战争大片席卷各大影院,口碑爆棚。影片在以真实的背景、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场面俘获万千人心的同时,也引发关于话语权的话题,同样令人深思。
《血战钢锯岭》不失为美国又一从电影的视角在国际舆论场重塑美军正面形象的成功范例。长期以来,美国军方通过与好莱坞合作拍摄军事片,提升美军的正面形象,从而娴熟地掌控了国际舆论话语权。
当然,电影只不过是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冰山一角,国际舆论话语权涉及的领域其实非常广泛,涵括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官方和民间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我国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舆论外宣工作取得重大进步,但仍存在着与大国地位不相称的现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指出,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努力争取国际话语权。
如何增强中国在国际舆论上的话语权?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解决好让别人“听得见”的问题。有研究统计称,国际受众借助于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的信息获取率高达68%,经过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有10%,仅有22%的受众从中国媒体了解中国。按舆论专家的话说,当代中国国际形象的树立主要源于“他塑”,而非“自塑”,中国媒体的话语空间遭到严重挤压,并导致中国在国际舆论中时常陷入被动和僵局。如何让世界拥有更多的渠道倾听中国的声音,这是我们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课题。
其次,解决好让别人“听得懂”的问题。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国内受众熟悉的话语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外受众。如果总是满足于直接翻译、照搬照抄,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转化,就会陷入自说自话、“鸡同鸭讲”的困境。在这方面,习近平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在谈合作共赢时说,“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引用的这些比喻,以不同地域文化的相同感受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极易产生共鸣。
再次,解决好让别人“愿意听”的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媒体界注意到了西方受众喜欢看中国负面新闻的心态,便努力迎合受众,在中国形象问题上与国外受众感受形成恶性循环。在一项关于对CNN涉华社会报道的调查中,正面选材占17%,中性选材占25%,负面选材则高达58%。当然,西方媒体涉华舆论背后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这种偏见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但让西方受众乐意关注和倾听来自中国的正面声音,并非无计可施。比如在文化层面,可以抓住西方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理,通过新闻、影视和文学作品等进行正面传播。
最后,解决好让别人“听得进”的问题。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的渠道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话语”本身应当具备真理性和说服性,其核心和本质是要能够使受众接受和信服。如果在“话语”输出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上苍白无力,在话语权的掌控上自然就会失色不少。就像看到《血战钢锯岭》这部影片,很多人自然地联想到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不论主题,还是过程,“上甘岭”绝不比“钢锯岭”逊色,但为什么我们很难拍摄出征服世界的大片?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创作的资源更丰富,我们的作品也完全可以通过艺术包装,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好了解中国,从而输出我们的价值观,真正赢得国际舆论的话语权。
“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软实力构建、国际话语权竞争的高度,提出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谋求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在国际舆论场中妥善亮明我们的观点、表明我们的态度,构建好中国的世界形象。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金台点兵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