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接纳“有核朝鲜”对中国国家利益损害深远
作者:曹世功
无核化是半岛和平稳定的前提和保障
————与阎学通教授商榷
《环球时报》2月23日刊登阎学通教授题为《外部威胁尚不足以颠覆中国崛起》的文章(以下简称《外部威胁》一文http://mil.huanqiu.com/strategysituation/2017-02/10184757.html),对中国崛起的安全环境做了全面精到的分析,显示出论者的战略眼光,读后很有启迪。但该文模糊坚持半岛无核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看法,认为中国只能在对华“友好”或“不友好”的有核朝鲜中做出选择,无核朝鲜已不可能成为选项。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维和”优先于“无核化”是错误的
《外部威胁》一文说,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有“维护和平”和“无核化”两个不同的利益,由于中国“有能力防止半岛发生战争,但没有能力消除朝鲜的核武器”,因此,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中国需要进行“优先排序”。具体排序方法作者没说,但显而易见是将“维和”作为优先选项,让“无核化”服从于“维和”。
笔者认为,中国坚持的“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三项原则是有机的统一。其中“半岛无核化”是“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途径和条件,“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既是最终目的,也是实施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作用是制约各种“乱作为”,以防“生战生乱”,绝不意味着为了避险,允许在“无核化”上“不作为”。 《外部威胁》一文将“维和”同半岛“无核化”对立起来,认为二者冲突时应当首选“维和”,而将半岛“无核化”置于可急可缓甚至可有可无地位,这是错误的。
半岛无核化是半岛“维稳防战”的前提和保障,没有“无核化”,半岛和平稳定就无从谈起。朝鲜“拥核”成为半岛和平稳定的重大现实威胁,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 “多米诺骨牌”效应和军备竞赛,是朝鲜“拥核”对半岛和平稳定的潜在威胁,那么,它所带来的巨大现实安全威胁正在步步逼近。
美国目前以应对朝鲜核导弹威胁为借口,正在加快部署“萨德”;在引进更多的战略武器的同时,大力强化美韩、美日同盟,甚至不排除对朝发起武力打击。一个时期来,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对“美国可能对朝动武”的忧虑不断上升。去年12月27日,阎学通教授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曾预测,特朗普执政期间,不排除“轰炸朝鲜核设施的可能性”。在这种形势下,绕过无核化能够实现“维和防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朝鲜核武装为美国武力打击提供了借口和由头。对美国来说,核导弹游戏朝鲜一旦玩过了头,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它就会不惜动武加以制止。在这种状况下,要在半岛“维和”,一般地做好“反战”、“备战”、“避战”各项工作已经不够,更要先手着棋,谋求根本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拆除“朝核”这颗定时炸弹的引信,打掉美国动武的借口,从而消除战争危险。因此,半岛无核化在当前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非如此便难以做到止战避乱。
伴随着崛起,中国在半岛的防战止战能力确有长足增长,但是,恐怕还不能说这种能力已达到能够掌控和驾驭半岛形势的程度。中国不容许半岛生战生乱,是一个坚定的态度,然而战争机器和主导权并不掌握在中国手里。对此,朝鲜也不要指望中国为其“背书”。
半岛无核化机制依然存在和运行
《外部威胁》一文说“中国没有能力消除朝鲜的核武器”,不错,但也并不完全。单靠中国一家当然不可能实现半岛无核化,但是,朝鲜的核武问题已经引起多方关注,国际社会对此已有共识,如果能够做到步调一致和战略正确,半岛无核化目标完全可以预期。中国在半岛无核化阵线中不占据主导地位,不应强加给中国无力承担的责任,但中国发挥与自身地位相适应的作用则理所应当。
应当承认,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中国的作用受到影响。近来中国政府暂停进口朝鲜煤炭,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中国当前应当做也能够做的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半岛无核化方针,克服各种阻碍,坚决、严格履行安理会决议,通过让朝感到“疼痛难忍”的制裁与国际无核化阵线的行动相配合,打消其幻想,从而迫其选择弃核和回归对话解决的正轨,走上谋求国家长治久安的道路。中国坚持中朝友好的基本方针,与坚持半岛无核化并不抵触。中国的作用就是促使朝鲜幡然悔悟,改弦更张,完全是正能量。
《外部威胁》一文还认为,由于朝鲜“拥核”大政方针已定,“无核武器的朝鲜”已不复存在;中国只能在“对华友好的有核武器的朝鲜”和“对华不友好的有核武器的朝鲜”当中二者选一。文章给出的政策选项传递的是“无核化失败论”的声音,主张中国接纳一个“有核的朝鲜”。在当前急需推进半岛无核化的关键时刻,这些论调不合时宜并且有负面影响。
朝鲜确实有着强烈的拥核意愿和决心,但判断其目标能否实现却不能单凭这些,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形成的严重制约也必须看到。换句话说,判断半岛无核化是否失败,不能只看朝鲜当局宣示的决心,也不能单看所遭遇的挫败,更主要的指标是国际社会的态度。当前国际社会反朝核立场坚定不渝,半岛无核化机制依然存在和运行,对朝鲜核武装进程形成巨大牵制。在这种形式下怎可断定无核化失败?况且,目前朝鲜核导能力虽有迅速进展,但离最终“化蛹成蝶”还有一段距离,给它戴上“有核国家”的桂冠是否有些过早?
阎学通教授近年来一直倡导“道义现实主义”,“道义现实主义”的基础是坚持国家利益的原则,但主张通过承认拥核与朝鲜交好却违背了这一原则。应当冷静地看到,接纳“有核武器的朝鲜”虽然可能成为短暂拉近中朝关系的“黏合剂”,但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害更为巨大和深远。(作者是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