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新:中美关系这45年
作者:张志新
45年前的今天,1972年2月28日,中美政府代表在上海正式公布联合公报内容,两国关系自此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中美建交打下了基础,也开创了中美关系的新纪元。《上海公报》是一份极具创造性的中美关系指导性文件。如同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上海公报》“是一座跨越1.6万英里和22年敌对情绪、通向未来的桥梁”,它对于当前的中美关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一,中美关系向来就不是由一家说了算的关系。45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愿意打破坚冰,通过访华开启改善两国关系的大门,凸显出中美缓和顺应了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利于两国的国家利益。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由于深陷越战泥潭而处于战略劣势。与此同时,美国长期实施的对华封锁与孤立政策实际上并没有奏效,美国日益无法忽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存在。加之,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不断陈兵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联美抗苏成为中国维护自身安全的客观需求。这种国际形势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美国潜在的战略盟友,而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与战略决断成为中美接近的决定性因素,最初促成《上海公报》的发表,使得中美关系从敌对走向缓和。即便是2012年中美领导人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倡议,也是两国在此前构筑“积极、合作、全面”的双边关系基础上不断推进的结果,因为除合作外,两国别无出路。
其二,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就是求同存异、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片面强调双方的差异性和竞争性,可能导致中美战略冲突的恶果。毋庸讳言,中美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政治制度差异的存在,很难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共识。然而,《上海公报》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求同存异是维护双边关系稳定发展的“法宝”。尽管世界各国尚不能就恐怖主义的定义达成共识,但这并不妨碍中美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总统上任之初均倾向于对华强硬,然而经过不长的“学习曲线”,中美关系都能回到稳步前进的发展轨道上来。究其根源,是双方领导人都认同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尤其在中国崛起背景下,片面强调两国战略竞争的一面,只会使双方落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而冲突不符合任何一国的利益。
其三,中美经贸关系过去是,今后仍将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片面强调经贸关系中“谁输谁赢”、“谁占谁的便宜”,或动辄以“贸易战”相威胁,不仅有违常识,而且十分危险。从历史上看,中美曾在1991年、1994年和1996年经历三次剑拔弩张的知识产权争端,两国均公布报复与反报复清单。然而,“贸易战”最后都没有爆发,争端最终都通过磋商圆满解决。中美建交时,双边贸易额只有25亿美元,但是到2016年,中美贸易额高达5196亿美元,增长了207倍。中国的贸易投资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从货物贸易看中国是美国在北美地区外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美国出口的26%的波音飞机、56%的大豆和16%的汽车都销往了中国,为美国创造了巨大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稍有国际贸易常识的都明白,所谓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实质上是美国对亚洲国家的逆差,在此问题上对中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极端无知,就是别有所图。与其在所谓操纵货币、不公平补贴上找茬,美国新政府不妨更多着眼于如何解除对华高科技出口的禁令,实现对华贸易平衡发展,或者更多寻找两国经贸合作的新领域,例如能源进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造福两国民众。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上海公报》中美国确立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政治基础,这一原则不容挑战。如同美国拥有反对联邦分裂的《反分裂法》一样,中国也有《反分裂国家法》阻止外来势力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特朗普政府如果企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期望中国会在主权问题上与美国“做交易”,那不仅是痴心妄想,甚至可能惹火烧身。正如中国军方反复强调的那样,老祖宗留下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中国政府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决心和意志不容挑战。
张志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