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扶贫成热点 法国"扶贫史"值得借鉴
作者:陶短房
【海客说】
2月21日下午,政治局集体学习,分析了我国当前脱贫攻坚的形势。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我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成就突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每年两会期间,扶贫的话题都是关注的热点。
其实,扶贫问题也曾困扰发达国家。旅外学者陶短房在本文中就介绍了法国的扶贫历史,拥有悠久的单一制国家历史和深厚社会主义土壤的法国,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中国而言,具备独特的借鉴意义。
法式“扶贫”之路
法国是个具有悠久扶贫历史的国家,一些专家认为,早在16世纪波旁王朝时期,国王亨利四世(Henry IV)“让每户农民周末餐桌上都能有一只炖鸡”(Poule au pot)的政策,是欧洲最早以国家行政机器推进、而非由教会或私人推行的大规模扶贫体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巴黎公社、第二帝国、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诞生之初,也都颁布过和扶贫有关的法令。这些法令共同的特点,一是自上而下、全面推行,二是将“扶贫”与促进就业相挂钩,历届法国政府不同程度强调“扶贫的目的是鼓励就业而非保护失业”,强调“帮助那些急于找回工作者尽快重返工作岗位”,三是强调公平性,对妇女甚至外国人一视同仁。
2001年,当时处于左右共治(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为右翼,总理若斯潘Lionel Jospin为左翼)非常时期的法国,在一片争议声中通过了号称“当代一切法国扶贫计划根基”的“就业补助金”计划。该计划的基本特点,就是设立门槛极低的“就业补助金”(PPE),尽可能“让所有需要帮助的穷人受益”。
然而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2013年统计显示,PPE受益家庭数多达500万以上,按平均每户3口算总人数约1500万左右,几占法国总人口比例1/4,而同年法国全国贫困人口仅860万(占总人口14%),过高的覆盖率让“扶贫”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给大家发奖金”,且数量少(最初设立时每户年收益不过相当于几百欧元)、批准周期长(一般要等一年),因此被认为“隔靴搔痒”(2011年法国审计院报告显示,通过领取PPE脱困者仅占6%)。
2009年“次贷”危机席卷法国,当时的萨科齐(Nicolas Sarkozy)中右翼政府扶贫高级专员伊尔施(Martin Hirsch)提出,在1988年开始实施的“最低收入补贴计划”(RMI)基础上,设立一套“更精准扶贫”的新体系,以更好地帮助那些暂时被甩离职场、但仍有意愿重返的贫困家庭和个人,这套新体系在经过大范围地方试点实验后,经法国议会批准,于2009年7月1日起实行,这就是“积极互助收入计划”(RSA)。
RSA最初的设置门槛,是月收入不满524.68欧元(1994年贫困线标准的一半)、年满25岁的法国公民或在法国合法居住满5年的外国公民。如果法国公民离开法国国境,3个月后将无法享受RSA。自2010年9月起,18-24岁的年轻人中符合“在法国有固定寓所”、“过去三年间曾工作至少3214个小时或已至少有两年全日制工作历史”者有资格申请RSA,但并非人人都能申请成功,有子女或孕妇需要照料者优先。
2009年的RSA个人补贴数为454.63欧元,家庭规模不同,补贴数也不同。根据2017年1月3日的最新公式,单身汉RSA个人基准补贴为每月535.17欧元,每增多一个未成年子女增加214.06欧元;双亲家庭RSA个人基准补贴802.79欧元,每增多一个未成年子女增加数同上;离异者RSA个人基准补贴687.17欧元,每增多一个未成年子女增加229.06欧元。
自2015年1月1日起,RSA分为 “基准”和“活动”两类,分别适用于“无工作状态”和“半工作状态”(有工作和收入,但低于最低贫困线),对于后者,RSA会先扣去受益人实际获得收入,只补足其收入和RSA标准间的差价。根据2017年2月2日法国政府官方公报,自2017年4月起,除非特殊情况,RSA的准入标准和发放金额每3个月修改一次。
RSA可在法国正常行政福利体系(如Caf或社区中心)申请,自2017年2月21日起可在线申请。一般而言,申请者会在一个月内被约谈,如果获准,一般隔月就能收到补贴。
自2015年1月1日后,RSA可以用诸如“职业培训”等有偿服务方式“折给”,而不一定全数支付现金。RSA是“免税福利”,受益人无需为此缴纳任何税负。
除了每月基本“扶贫福利”,RSA还将诸如“圣诞红包”、“住房津贴”等福利逐步纳入,法国政府有意将原本多头并进的福利体系,逐步统一纳入RSA体系中。
“任何福利都来源于税款”,RSA也不例外,除正常从所得税和财政收入中拨付外,法国还从2008年(也即较RSA体系生效更早一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纳税人加征1.1%的RSA特别税。
RSA体系在“法国式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法国官方最新(2016年9月)数据,目前有184万户、600万人全部或部分受惠于RSA体系,同比减少3%,官方称“这表明扶贫收到成效,部分受益者已无需再依赖RSA”。
负面意见
对于“法国式扶贫”的反对和负面意见,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劫贫济贫”:法国人民运动联盟(UMP,现法国共和党)法律事务发言人道布莱斯(Marc-Philippe Daubresse)等人曾指出,RSA税对不同收入者“一视同仁”是“最大的不平等”,因为刚过低收入线者的负担肯定明显高于富人,而他们因丝毫享受不到RSA,结果等于是让穷人去帮助另一些穷人,而富人非但负担如九牛一毛,许多人索性移居国外避税。
——奖懒罚勤。尽管初衷是“鼓励恢复工作”,但实际情况却有偏差。《世界报》2011年10月披露,巴黎13区慈善机构“面包渣协会”所建全国最大“流浪汉收容中心”,平均每天接待360人,其中32%在26-35岁之间,他们安享RSA无意工作,因为“找到的工作收入都不到RSA下限,这样一来每赚一分钱RSA就减少一分,还不如索性不干,反正挣得一样多”。
——财政负担沉重。最初RSA计划每年支出20-30亿欧元,但2017年法国财政部数据显示,RSA当年总支出已高达79亿欧元,超支逾150%。
除了RSA,法国其它“法国式扶贫”项目,如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推广的“廉租屋计划”(HLM)和“公校教育平等计划”,也都存在“一大二公”的问题。HLM规定每个新造楼盘中20%为廉租屋,结果造成法国几乎每个社区都存在贫富混居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而由HLM衍生的“贫者居住保障计划”为私宅出租设置重重限制(包括冬季不得随意驱逐租客,哪怕租客违反租约或不交房租),这些措施增加了公私负担,却无形中培养了一些“刁民”。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梅达(Dominique Méda)认为,现行包括RSA等“法国式扶贫”体系需要进行更精准的修改,以提高扶贫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虚耗和副作用,她援引统计学家马克(Céline Marc)等人的数据指出,“不到1%”的受益者在享受“法国式扶贫”后重返工作岗位(依据是近年来法国青年失业率的波动率),而与此同时,更无助、更需要帮助的一些群体,却因为大量扶贫福利被广大人群所“稀释”,而只能得到杯水车薪的帮助。
对中国的借鉴价值
“法国式福利”之所以在欧美独树一帜,和法国本身拥有悠久的单一国家历史和深厚社会主义土壤有关。
和美国强调“大政府小社会”、认为“扶贫更多靠市场和非盈利组织”不同,法国朝野普遍认为“扶贫是政府的事”,认为“社会公平、平等是天经地义的”,因此即便右翼上台,也仍然会推动自上而下的政府扶贫(RSA、RMI乃至HLM等构成“法国式扶贫”的几大关键体系,大多是在右翼执政时推出的,因为右翼执政推出这类政策不会在国会被左翼政党阻击,而倘是左翼政府执政,右翼政党则往往会这样做),只是会更强调“救急不救穷”——但执行的结果却总是会演变为“救穷”。
作为西方最大的单一制国家,法国在扶贫方面一直推行“全国一盘棋”,强调资源的统一调配,而非如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那样,每个省(州)甚至每个郡都自行一套。这样做的优势是整齐划一,便于推广,可集中资源办大事,弊端则是不能因地制宜,客观上反倒造成厚薄不均,且庞大的执行体系往往带来官僚主义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为社会主义平等思想深入人心,“法国式扶贫”在强调平等方面不遗余力,有时甚至“过犹不及”。如刻板要求每个楼盘都要安排廉租屋,每个社区都要混居贫富,以及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频繁对调师资以“取消重点学校的优越性”等等。
中国同样是单一制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历史悠久且深入人心,“扶贫是政府的义务”观念约定俗成,当前也同样遇到“平等”和“效率”的两难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国式扶贫”对于中国而言,具备独特的借鉴意义。
(陶短房,旅加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