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燕:“一带一路”是中国对“逆全球化”倾向开出的一剂良方
作者:孙丽燕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并将“一带一路”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并列作为我国的三大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三年多以来,在基础设施互联、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带一路”建设是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的正确举措,这项自带“全球公共物品性质”的宏伟倡议,既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沿线各参与国互利共赢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中国为“逆全球化”开出的一剂良方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潮流中,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型深化,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值得强调的是,中国从全球经济规则的遵守者逐步转化为规则的积极参与者和规则制定者。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困难和风险增加,加之难民潮、地区冲突等国际安全问题和收入差距扩大、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国际上出现了质疑甚至反对全球化的声音和行为。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发展潮流,不能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就否定经济全球化。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到“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
虽然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问题,但中国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开展,向世人宣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愿意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努力、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责任和担当。这项立足于国内外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周边外交新安全观所提出的一项重大倡议,贯穿欧亚大陆,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诸多领域,是一项陆海统筹、东西兼顾、覆盖面广、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惠及所有参与方的宏伟构想。
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为逆全球化开出的一剂良方,也是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搭建的一个崭新平台,是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行动。
“一带一路”倡议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一是应当练好内功。”一带一路”倡议是个系统性、宏大和长期的工程,需要稳扎稳打,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并形成合力。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规划与实施、政策研究与具体实践之间应当弹奏一首和谐优美的曲子。”一带一路”倡议,政府来搭台,企业要当主角;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合作,取长补短;规划要高瞻远瞩,找准定位,突出优势,实施要扎实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科研院所、高校、智库要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提前做好政策研究,并适时评估实施效果,总结经验。
二是应当先行先试,注重探索,有所侧重。”一带一路”倡议涉及方方面面,应当允许在对外合作开放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的地区先行先试,例如,在沿海、沿边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区;由于沿线国家发展阶段、经济规模、和我国既有的联系程度各有不同,应当在沿线选取一些重点国家,先行合作,做好示范和带动。
三是应当加强文化交流,提升“软件”合作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涉及多个国家,人口众多,历史、宗教、文化多式多样。可以通过教育、旅游等途径,借助会展、影视等媒介,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2017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相信未来“一带一路”会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何伟;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 孙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