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绿:建立外援专门机构势在必行
作者:苗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援外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强调要优化援外战略布局,改进援外资金和项目管理,改革援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对外援助综合效应。我认为这个文件十分的及时和重要。
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带政治条件,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欢迎。然而,随着对外援助规模的扩大,一些体制机制上的不足与矛盾也就暴露出来。例如,除了由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与计划,外援工作的管理还涉及十多个中央部委和机构,以及地方省市商务部门、驻外使领馆等。庞杂的结构给效率提升和综合规划、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及效果评估等带来了巨大困难。此外,中国对外援助在近年来加大对改善民生的关注,增加了减贫、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援助投入,并参与气候变化等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这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使援助工作协调更显复杂。
以我国对外援助中较为常见的项目援助为例,除项目的批准、招标、融资涉及上面提及的一些政府部门外,援建项目具体设计、实施主要依托企业的力量。企业虽然在技术层面对参与项目有很好的理解,但是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许多非技术因素,包括脱贫效应、人才发展贡献、本地社区相容度、气候变化问题等。实现这些目标,要求一个总揽全局的机构把很多研究工作做在前面。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际发展署是负责对外援助的专门政府机构,由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设立。肯尼迪总统认为单一的援助专门机构对于提升国际新形势下美国的世界领导力、经济战略与安全战略至关重要。国际发展署创立半个世纪以来,为推广美国价值观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得美国的对外发展援助被认为是与军事、外交并行的美国对外三大力量。
如果说美国对外援助的整合得以更好地推广美国价值观并维护海外利益,那么日本援外改革的成功经验则是将经济援助和公共外交很好地结合起来。日本于2008年对主要负责派遣志愿性技术合作人员的国际协力机构进行改革。整合后的国际协力机构形成了以“经济援助”为先锋,再派遣官方志愿团体的“双轨模式”。国际协力机构的志愿者项目包括青年协力队员和年长志愿者两个类别,相对于“冷冰冰的钱”,当地民众更容易因为“活生生的人”而对援助国产生良好印象。
由此可见,单一的对外援助机构避免了“条块分割”,更容易形成“一盘棋”的思维。因此,为了优化援外战略布局,提升对外援助综合效应,我国建立对外援助专门机构势在必行。(作者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