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生:台胞不知京津相邻,怎么破
作者:张文生
台盟政协委员叶惠丽日前的一番话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旁边是天津这种常识,却让很多台湾朋友惊呼想不到。在我看来,要消除这种误解,交流依然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类似事例还有很多,曾经有台湾名嘴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说“大陆民众吃不起茶叶蛋”“大陆产妇不坐月子”“大陆有钱人才穿睡衣”,引起大陆网民的嘲笑。前几年有台生的家长要她的女儿来大陆时别忘了带伞,因为在她的印象中大陆的厕所都是没有门的。也有些台湾学生来厦门交流前还会询问:“厦门与台湾有没有时差?”更有一些台胞到厦门时很吃惊:“怎么你们也说台语?”这些都反映了两岸隔阂造成的一些刻板印象,而有些刻板印象经过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有意夸大,则成为扭曲的印象。
这些刻板印象大部分是两岸相互不了解造成的。在两岸民间交流开启的30年前,由于政治上的对立宣传,一般民众都以为对方是青面獠牙的“匪”。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这种因隔阂造成的不了解变得更加深刻和广泛。多数台湾同胞无法想象大陆辽阔的土地上存在的多民族、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景观,而大陆同胞则难以体会岛内同胞“同岛一命”的生存心态。一个台湾朋友提到,在沈阳,当地的朋友说带他去郊区吃饭,小车从城里到城外足足走了将近三个小时,这让他很吃惊,在台湾三个小时他已经从台北到台中甚至于快要到高雄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的差异。
当然,也有某些刻板印象是别有用心之人所渲染的。某些台湾老一辈人受日本教育影响,对中国人戴着歧视的有色眼镜。有些台湾学者公然在媒体宣称日本人到台湾消灭了天花,台湾光复后大陆人又把天花带到了台湾,这是典型的带有“台独”目的的污蔑。
台湾绿色媒体对于大陆的歪曲也是不遗余力。某些极端“台独”分子不愿面对大陆不断进步的事实,甚至把台湾一切的失败和惨祸都推给大陆:台湾车祸的发生是因为大陆游客减少造成的,陈水扁莫名其妙的“3·19枪击案”也说是大陆派人干的。大陆真是替台湾政客背了不少黑锅。
这也说明,持续不断地推进和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是何等重要,只有通过交流合作才能消除不实的宣传和误会。近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提出“加强与台湾基层一线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持续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对大陆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客观,也能够正视大陆的进步和优点,如许多台湾青年对于大陆手机购物的方便赞叹不已。当然,两岸媒体也应当在反映两岸的客观现实上起到积极正面作用,毕竟还有许多台胞是无法亲身来大陆体验的。(作者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