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和平:读懂经济需多些“挖掘机指数”
作者:曹和平
近期网上流传这样一些疑问:“中国2016年GDP增加6.7%,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数一数二,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呢?”
作为衡量经济体个头大小的统计量,GDP是指给定经济体在一个经济年度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及劳务的货币度量总和。比如,纺纱厂一年内生产的纱线价值1亿元,织布厂购买该纱线后织成的布匹价值2亿元。把二者加起来的是3亿元,但这不是GDP。根据不能重复计算的原则,织布厂的产出价值中有1亿元的纱线成本,已在纱线厂的出厂价值中做了一次计算,织布厂环节应只计算增加值1亿元。因而,这里的GDP是2亿元而不是3亿元。中国有超过13亿个自然人,有约1.3亿个法人,其经济活动统计下来有74.4万亿。对于如此庞大的一个数字,人们很难有直观的感受。
不过对于GDP增速,尤其是超高增速,我们还是可以从多年累积的物理观察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比如,三十年前,中国的快速道路寥寥无几,横贯东西的大道多是某某号国道。现在,高速公路密如织网。
如何让这种感性认识更直观呢?上述网友的提问,倒是给搞经济工作的人——尤其是统计工作,提了个醒:经济统计是否也该改头换面,多一些“巨无霸指数”“挖掘机指数”式的趣味性,让抽象的数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挂上钩,离得更近些。
记得前几年,为证明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有人将一个麦当劳巨无霸汉堡的价格,在美国按照美元价格与国内居民中等收入工资相比,再将在中国购买时,按照人民币价格与国民同等收入(人民币标的)的工资相比。换算一番,麦当劳巨无霸汉堡不再是汇率折下来的价格,而是购买力平价。这样一来就有了生活气息。
同样是巨无霸汉堡,有资源经济学家做过名为“虚拟水”的统计:当你消费掉一个汉堡的时候,实际在消耗2400升的淡水资源。这一统计方式,让人将根本无法感觉的深层事实,与日常生活直觉联系起来。
其实,对于宏观经济,也有很多将指数与直觉关联的成功尝试。比如,克强总理三指数的第一个数字是发电量:日用消费稳定的前提下,发电量和车间内生产的变动关联最大。货物周转量和车间外经济活动关联大,外加与开工货运相关的信贷余额,该指数和采购经理人指数——反映经济活动的先行数字,相互印证,让冷冰冰的统计获得鲜活的理解直感。
新中国的统计制度是随着工业化、产业化运动成长起来的。由于统计口径一直和产业成长相关联,中国的统计口径虽和西方不一样,但比发达国家详实得多,起码比我学习和生活了十年的美国要详尽,这是一个强项。若在借鉴西方合理统计的基础上,不妄自菲薄,添加些类似于“巨无霸指数”“挖掘机指数”的统计量,中国老百姓对经济或许看得更清楚,经济预期会更加积极。(作者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