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研韬:包容将令发言人更敢说
作者:毕研韬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闻发言人最大的错误是沉默,相比之下,在新闻发布和回应社会关切时的口误都是小错。对此,我有几句话想说。
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带有期望的,当期望被违背时,人们对信息本身的注意力就会下降,而对导致失望的因素更加关注,这就是传播学上的“期望违背原理”。世人对新闻发布抱有极高期待,希望从中获得权威信息以解释环境的变化。而当新闻发言人选择沉默时,公众对沉默本身的解读,很可能指向发言人及其所代表机构利益的相反方向,进而因为未能及时获得有效信息而对事件产生误读。此处无声胜有声。未说、未做,和所说、所做一样,都会产生意料之内或之外的效果。
新闻发言人为什么会选择沉默?大致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两大因素。从体制内看,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积累、叠加,而短期内难以消解或根除,单靠传播手段创新已无法自圆其说。另外,授权有限,前任的“遭遇”令后继者战战兢兢,部分官员仍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误导,都是发言人选择沉默的原因。
从体制外看,新闻发言人代表组织、政府或国家与外部沟通,理想的效果是国内打通官方和民间舆论场,对外则是链接国内和国际舆论场,其主要功能是减少误解,增进共识,促进合作,反击抹黑。但由于各种偏见与矛盾的存在,对新闻发言人的质疑、误解和曲解等抵触甚至敌对态度难以消除。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标准去评价新闻发言人,却意识不到自己已陷入文化中心主义的泥沼。一旦进入这种不宽容、不友好的语境中,轻则负面解读新闻发言人提供的信息,重则情绪化地寻找各种“证据”来攻击对方。
在我国,要保障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康发展,政府和公众都应更新理念,推动信息透明和官民沟通,改善新闻发言人的工作环境。在“后真相”时代,关系和情绪比信息本身重要,所以改善自身形象、扩大共通的意义空间,是当务之急。当然,这需要创新驱动,需要在实践中切实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尊重专业人士。公众则不要只从自己的感知出发,应聆听不同声音,对待新闻发言人也可更宽容些,毕竟后者掌握的信息更全面,研判的手段更专业。我相信,这样的宽容会让发言人卸下包袱,敢于发声,也越发善于发声,从而令公众能获得更多信息,实现良性循环。(作者是国际战略传播学会理事长、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传播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