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昕:“叶望辉”们救不了蔡英文
作者:易昕
蔡英文在台湾对外关系不畅致使民调雪崩式下降的背景下,希望寻找一些“兴奋剂”来提神和抬人气以挽救低民调的图谋。
蔡英文在“520”上台时曾获得近七成台湾民众的肯定,但近一年来蔡英文的民意不断滑落,包括绿营媒体、机构在内的民意调查均呈一致趋势:蔡英文的不满意度已经超过满意度,出现死亡交叉。就连与蔡英文“情同父女”的李登辉都警告说“如果不小心,会跟韩国总统一样”。
承认“九二共识”的马英九与大陆的战略目标基本是相向而行的。所以马英九执政八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其最大亮点,“习马会” 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梦想“独立建国”的“台独”分子一厢情愿地以为其“台独梦想”与美国的“遏制中国”和亚太战略目标是相互重合的,异想天开地将自己的梦想与美国的遏制、围堵和压制中国之战略捆绑在一起,心甘情愿地充当美国的棋子,希望“被使用”,甚至不惜被美国用作与中国大陆交易的筹码。“台独”分子甘做先锋,希望通过美国遏制、围堵和压制中国大陆之机会,实现其“台独梦想”。
遵循上述战略构想和“台独”思路,蔡英文上台后执行的是“联美,亲日,抗中”的对外政策,与“台独”分子希望在国际媒体上“刷存在感”的目的一致,还与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游说和公关公司及“民间人士”的利益一致,在三方共同的利益驱动下,才有了 台美关系所谓的“波峰”。
自国民党退守台湾尤其是中美建交、美台断交以来,从台湾驻美国代表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到公开主张“台湾独立” 的台湾人公共事务会,再到卡西迪公司这样大显身手的公关公司,“叶望辉们”就一直游走于美国国会及政府机构之中。这些游说集团就像是两岸外交战的“特种部队”,他们不仅“装备精良”,而且往往能“直达天廷”。多年来,从一般性的加强美台关系、提高台湾国际地位,到试图加入联合国、扩展对台军售,再到台湾政客访美,均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悉尼的华人经常会遇到一些身穿白衬衣胸前挂着中文铭牌的魔门教传教士,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像“小岳飞”,“李少白”之类的中文名字,他们走街串巷与华人练中文口语,这些“小岳飞”、“李少白”就是当年的“叶望辉们”。叶望辉在台湾(主要是高雄和台南地区)传教的过程中,与不少绿营大佬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并接受了“台独教义派”的洗脑。经过几十年后的摸爬滚打,这些“叶望辉们”有不少成了两岸外交战场上的“江湖浪人”。这些“江湖浪人”与“特种部队”联手,极富杀伤力。
然而,无论蔡英文怎么寻求对外突破,不承认“九二共识”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非美国方面能够解决。岛内经济(尤其是旅游观光及其相关产业)已经出现滑坡。而蔡英文上台缺乏执政经验,无法兑现其选前的空洞承诺。不论是处理国民党党产、同性婚姻“修法”、年金改革、司法改革等政治和社会性议题,还是关系到民生的开放美猪进口、日本核灾食品进口,以及劳动法“一例一休”修订,蔡政府的重大政策都站在多数民意的对立面,因此遭逢支持者一波接一波的强烈抗议,蔡英文面对争议应付不暇,已经充分显示其执政困境。(作者为澳大利亚精英高等学院,高级讲师,新南威尔斯大学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