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瓯海经验
作者:李贝
*光明网讯(记者 周明艳)*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瓯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精神,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精设载体,丰富形式,深化内涵,重视教育引导,狠抓落实推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个标杆引领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瓯海相继开展了“最美瓯海人”“感动瓯海十大人物”“群星榜”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全面发动农村、社区等基层,寻找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特点的“最美”人物。目前已组织开展了“最美村居干部”“最美计生人”“最美文化使者”等19项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在此过程中,涌现许多典型人物,比如创建“微笑联盟”,旨在救助全国贫困唇腭裂患儿的何纪豪;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暖心警察”姜列娜;帮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并热心为旅意侨胞服务的蔡玉弟等。这些人的事迹为瓯海树立了“最美”标杆。同时,瓯海还建立公益基金,对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抢险救灾、因公遇难等被授予“最美瓯海人”称号的道德典型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关爱“最美”人物,推动了瓯海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有了这些“最美”人物,瓯海组织开展“百场‘最美故事’下基层”活动,利用文化礼堂、道德讲坛、基层党政校、“女界讲堂”、“小巷讲堂”等阵地,在机关、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开展近百场专题宣讲活动,“中国好人”周跃南、何纪豪、“最美环保使者”宋龄华、“维权大姐”马明月等先进人物,都曾经在瓯海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此外,瓯海还充分发挥全区文艺工作者的力量,把这些动人故事演绎成“最美”作品。创作了《人民公仆》、《一路同行》、《暖心警察姜列娜》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小品、快板、评书、微电影等文艺作品来表现“最美”,让“最美”人物形象在群众心中更加鲜活、生动。
三大品牌践行核心价值观
瓯海打造出独特的志愿服务品牌、爱心慈善品牌和文化文明品牌,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落细落小。
瓯海实行志愿服务派遣制度。派遣67 个机关与幸福志愿站结对,实行志愿服务轮岗制,每位志愿者提供半天时间服务公益事业,将近1000 名机关青年志愿者纳入志愿服务队,接力幸福志愿服务。
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帮助,瓯海建立了大力度、宽领域、广覆盖的慈善救助体系,实施了助医、助学、助困、助老、助孤、助残、赈灾、公益建设等8类29个救助项目。
另外,瓯海还通过精心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瓯悦书屋、精品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无人值守、自助借还,形成了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瓯韵书香”全民学习月活动、未成年人读书节等活动的影响力也逐年扩大,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学习品牌。
三大平台弘扬核心价值观
瓯海通过建设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基地平台,不断推进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信念教育、爱国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的血液。
以课堂、讲堂、礼堂为载体,开设主题宣讲、道德教育、经典诵读等互动学习平台,以“互动式讲学法”进行价值传播、思维共振。以学校为主阵地,依托“德育讲堂”、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团队活动、形势政策讲座等载体,邀请专家学者、模范人物、“五老”校外辅导员等,开展“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围绕“三个倡导”基本内容,针对性设计载体,搭建实践平台,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开展了《牢记核心价值观》传唱、瓯海优秀童谣征集传唱等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在朗朗上口的传唱中牢记核心价值观。
此外,瓯海的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教育基地等活动阵地也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在这里,学生们通过参观、学习、分享等方式,感受先进人物的事迹,交流学习的心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