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频遭“人祸”透露“心病”
共享单车频遭“人祸”透露“心病”
背景:4月7日,北京朝阳区一ofo共享单车维修点“车满为患”,长约上百米的道路旁堆满了数千辆等待维修的故障单车,有些地方的车堆超过2米高。维修点工作人员介绍,该处自2月初开始,每天都会接收成百上千辆故障单车,这个维修点还只是北京数个类似站点的“冰山一角”。除了爆胎等一般故障外,更多的是号牌被刮花,座椅、车锁及脚蹬丢失,甚至还有车轮丢失或整车损毁等人为损毁的情况。修车师傅说根本“修不过来”。
*华商报发表黄齐超的观点:*受损的单车固然需要修复,可需要修复的何止是共享单车啊?对待共享单车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公德意识和慎独情怀。管理平台对共享单车的使用人的监督手段较少,即便你损坏了共享单车,管理平台也难以找到责任人。正是这种因素,导致了很多人肆无忌惮地破坏共享单车。因此,用户的慎独情怀需要修复。运营企业当然是逐利的,看重的是用户的押金,将这笔钱用来投资,忽略了共享单车在用户心中的体验,也忽略了共享单车如今所遭遇的厄运。这就需要运营平台积极地升级监督技术,或是研制出科学有效的举报措施,能让故意损坏者得到赔偿、处罚。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变共享单车的命运。
*小蒋随想:*共享单车被人为损坏的“命运”难免让人联想到某些人的素质。而一说到素质问题,容易给人感觉是上纲上线的说教,一些听者对此左耳进右耳出,然后继续我行我素。我倒觉得这更多是心理问题。故意破坏公共物品的对与错,要说哪个人完全不明白,恐怕是瞎掰。一些未成年人之所以“搞破坏”,源于“越禁止越要搞”的叛逆,试图获得“尝禁果”的窃喜。一些成年人加入“破坏队伍”,则是出于对自身境遇的不满,胡乱发泄个人压力,甚至具有报复外界的畸形心态。破坏共享单车本质上是“损公物不利己”,但一些破坏者却从中获得快感,这对实施破坏的人就够了。加之,此类破坏较少会上升至法律惩处层面,不容易被抓现行,一些人愈发有恃无恐。有鉴于此,共享单车运营监管上的短板需要弥补,但企业要考虑成本,能够实施到何种程度,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已有法院对偷窃共享单车进行审判,这会对一些人构成约束与威慑。不过,上述措施毕竟是外部的,一些人的“心病”好治吗?
保监会主席违纪受审,功过绝不相抵
*背景:*4月9日下午,中纪委通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
*钱江晚报发表李晓鹏的观点:*项俊波出生于一个川东知识分子家庭,也曾经充满理想信念,曾经为国为民立功。他最早在成都军区担任司令部秘书,本可以远离战场。战斗打响后,他却报名到老山前线担任连队指导员,并曾带着连队深入到敌后,在战斗中腿部负伤。战争结束后,他考取了大学,进入审计系统工作,长期工作在审计一线,揭露过不少违法乱纪的事件,曾经处理过天津蓟县国税局税收征管问题,黑社会分子拿他女儿做威胁,他却坚定震慑住了对方。项俊波还创作过国内第一部反映审计工作的多集电视剧《人民不会忘记》。应该说,彼时的项俊波,很早就意识到了腐败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然而,随着职位一步步提升,他逐渐迷失了自己。不要以为自己曾经立过功负过伤,就放松了对自己思想意识的要求,从思想放松到行为放纵,最终视国家法度于无物,必然遭到法纪的制裁。位高权重者,请以此为戒,不要打着人民的旗号,干着损害人民利益的事。
*小蒋随想:*是与非,错与对,正与邪,善与恶,精神正常的人都能辨别。但还有一句话,很值得回味——不是不懂违纪与腐败,而是没有机会违纪与腐败。一些人掌握权力、面对诱惑后,道德颓败与品性堕落的速度超乎想象。还有一种可能是,某些人曾经做得“优秀”是一种表象,其心中一直藏有不堪,或在目睹了许多龌龊后,渐渐觉得两袖清风“很傻”,在仕途不断升迁的过程中,在当一把手掌握决断权之后,心中的不轨开始释放。所以,高层才会明确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放松”一点没什么,触及一点红线没啥大不了。哪怕某些人此前有过“功绩”,党纪国法也不可能搞“功过相抵”。事实上,干部升迁至高位,已经是对其曾经成绩(若成绩有虚假,迟早要还)的肯定。越大的权力意味着越大的责任,要接受更多的监督与考量,要有更强的自我约束。否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性胡乱作为的权力者终将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