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大考”考出河南产业转型这三大问题
作者:杨建国
4月8日至9日,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带队在许昌市参加2017年全省重点项目暨转型发展攻坚集中观摩活动。这次观摩的重点为许昌市“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项目。
这次“大考”的特殊之处在哪?我决定用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回答:
这次观摩活动,有什么不同?
第一,“考点”单一:从过去分四组,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实地观摩,改成集中在许昌观摩、讨论;
第二,“考题”集中,本次观摩和座谈会的主题,十分明确,就一条:产业提质转型升级,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第三,“考法”更有针对性,从产业集聚大会,改成了产业发展座谈会,谈成绩,更要谈问题,其中很多发展中的共性的经验和问题,能够通过碰撞得到交流和沟通。
当下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有哪些共性?普遍性的现状有哪些?
第一,基础相近,通过过去几年发展,大家都构建、培育、成长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方向相同,大家未来发展的重点都是“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各地都在创新发展、招商引资、现代服务业引进方面着力,再结合地方特色,寻找到适合自身的产业转型路径;
第三,问题相似,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河南产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包括: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也是各地产业发展中的共性。
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发展的困境有哪些方面?怎么解决?
除了上面提到几点困境之外,我还想提几个近期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
1、招商难,招商慢,招商层次低,大环境上,市场低迷,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区域层面上,招商竞争加剧,河南在招商的手段和方法上,都到了不改不行的重要节点。
2、停工、半停工企业增多,除了招不来商,部分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日子也不太好过,这部分企业大都集中在急需升级的几大产业,这点更是给各地提了醒: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强了。
3、传统商贸市场太多,这部分是说近几年在河南兴起的一波传统商贸市场浪潮,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这种传统模式,容易让地方忽略对电商等商贸新模式的跟进意愿。
接下来谈谈解决办法:
首先,重视民营经济,更多的依靠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更多领域、产业链向民间资本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其次,升级自主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尤其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龙头企业创新,来形成创新型企业集群,为经济发展培育持久创业创新动力。
第三,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一方面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在品质制造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等工具,来营造、培育、壮大“河南制造”的品牌形象。(作者为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