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豫:4.19讲话一年来,依法治网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作者:秦豫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法律底线同样不可逾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已被视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其法治建设不仅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本质要求,也已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2016年是网信工作“创新年”,依法治网让网络空间趋于清朗。
依法治网,网站是关键。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网站必须履行社会责任。2016年国家网信办提出网站履行主体责任八项要求,包括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站要建立总编辑负责制;发布信息应当导向正确、事实准确、来源规范、合法合规;提升信息内容安全技术保障能力等。再加上开展网址导航网站专项治理行动,部署调查“百度夜间推广赌博网站事件”等等,都促使网站加强自身建设,为清朗网络空间筑牢根基。
依法治网,网民是主力。网络发展依靠人民,网络发展为了人民。虽然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使用网络的人却是现实的。不管你是“大V”还是“小V”,都应该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律他意识。2016年第三届网络安全宣传周、“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等活动圆满举办,当前第二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也正在火热进行,“网络无边界、法律无死角”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依法治网,监管不缺位。阳光是最好的消毒液,监督是最佳的防腐剂。推动依法治网进一步落实,完全依靠网站自律、网民自觉也不现实,还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为切实保障依法行政,在2016年国家网信办还认真履行统筹协调指导、监督管理执法双重职能。诸如约谈网站负责人、关停非法账号等等,都称得上是监督功能的重要体现,是在以科学监管保护网络运行维护网络活力,促进互联网能够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现依法治网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来做支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近几年的网络乱象、谣言横飞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的。过去一年里,国家网信办积极推动出台《网络安全法》,制定了《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急用先行的规范性文件,为依法治网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网聚正能量,共绘同心圆。站在全球发展平台,“互联网+”正在改写着时代走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依法治网稳步推进,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传递“法治正能量”的平台。筑梦中国,依法治网还将面临一系新问题、新矛盾,倒逼着各领域、各部门要齐心协力,推动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正向生长,着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