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擦亮思想文化研究传播的“光明品牌”
作者:李贝
擦亮思想文化研究传播的“光明品牌”
——在“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启动**暨“光明智库”揭牌时的致辞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最是一年春好处,无边光景一时新。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我们邀请思想文化界的良友高朋齐聚光明日报社,出席“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启动暨“光明智库”揭牌仪式,共同见证并推进光明日报开启一项新的传播工程、筑基一方新的智慧高地,进一步深化光明日报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大报与理论界、学术界的交流互动。在此,我代表光明日报社热烈欢迎大家的光临,衷心感谢大家的襄助!
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是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光明日报社举全社之力打造的一项长期重点工程,它以“思想理论”为核心指向,以“融媒体”为载体介质,重在研究解决意识形态、思想理论领域新媒体形态的传播问题;“光明智库”是光明日报社激发传统优势、拓展品牌价值、实现转型升级的全新引擎,它以“库”聚“智”,以“智”强“库”,以发出主流媒体勇于担当、服务人民,创新话语、对话世界的时代先声为己任。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与新型媒体高端智库建设,既各有指向又相互融通,既各具特色又内在一致,是光明日报打造有格调、有品位、有见识、有情怀思想文化大报的一体之两翼。从二者的内在关联上看,实施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旨在全面整合光明日报媒体资源,形成强大的融媒体思想理论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凝聚力,打造既重内容又重渠道、既求质量又求效果、既具公信力又具传播力的思想理论新媒体阵地;建设光明智库,则重在全面整合光明日报社的研究资源,广泛吸引外脑、聚合外力,提供具有咨政功能与启民价值的思想文化产品。从二者的具体内容上看,智库建设的许多目标设计,本身就是工程建设的实操项目,需要工程提供强大支撑;而智库建设的扎实推进,又能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内容支撑和价值引领。由此可见,工程和智库,都是提升光明日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都是“下好媒体融合先手棋,打好理论传播主动仗”的真招实策。
工程和智库的启动,投射出光明日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奋发进取与主动担当。今天,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大战略。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之路开启较早,在技术、产品、渠道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源,但我们始终保有清醒认知:媒体融合发展,既离不开先进技术作支撑,更离不开内容建设为根本,不仅需要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更需要创新内容。在新兴媒体和传播格局日新月异的当下,中央媒体固然要有求新求变、突围前行的开拓勇气,更要有“咬定青山”、保持特色的战略定力。对光明日报而言,这种定力,就是对有格调、有品位、有见识、有情怀思想文化大报定位和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三性合一”特色的始终坚守,就是对知常达变、尊时守位,持续构建“知识分子精神家园”这一目标的孜孜以求。
光明日报新一届编委会成立近一年来,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推动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走智库化办报、办新媒体之路这三大战略;在内容生产上,确立了“内容为王”“观点立报”的办报思路,不断加大调查性研究性学理性报道力度,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领域的特色品牌,深入挖掘新闻现象背后的思想脉络和文化价值;在深度融合上,着力打造“一体策划,多手段采集;一个标准,多形态制作;一个品牌,多元化传播”的融媒体生产流程与全媒体传播格局。这些努力,连同今天启动的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光明智库建设一起,构成了光明日报向“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交出的一份特色答卷。
这里,我想对如何实施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如何建设光明智库,分别谈几点意见,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建设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既要立足报社又要“跳出”报社,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该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到:第一,从做好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周密布局工程建设。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因而工程必须紧紧围绕意识形态工作这个重中之重来规划来布局来推进,努力将党的思想理论融入这一“最大变量”,当好思想理论创新成果传播的“翻译官”“转换器”,以“融媒体”释放“融效应”,以传播力增强话语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从团结和凝聚广大知识分子的高度认真组织工程实施。知识分子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作者群和读者群,也是光明日报报道资源和精神气质的重要源头。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日渐成为网络议题的重要设置者、引领者,因而工程必须紧紧围绕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努力做到“知识分子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从而引领整合社会思潮,有效凝聚社会共识。第三,从增强思想理论传播针对性、实效性的高度持续推动工程改进。顺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应时而变、因势利导,是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升级、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因而工程必须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分类聚合用户,进行分众化内容生产和精准化信息推送,以不断满足广大用户日渐提高的订制化、个性化内容需求。
与工程相类似,建设勇于担当、服务人民,创新话语、对话世界的光明智库,至关紧要的也是要有既基于报社又高于报社的视角与意识。作为新型媒体高端智库,光明智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智库,它立志做“智库之中的智库”“智库之上的智库”“智库之后的智库”,既为全国智库搭建传播平台,又为中央决策提供有效咨询,更为报社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助推与驱动。而这三者合一,划定的正是新型媒体高端智库发展的特色路径。从2014年12月,光明日报创立理论周刊《智库》版,到2015年5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以研究智库为己任的“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再到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大学智库、明政智库等共同形成“光明智库群”,直至今天整合提升为“光明智库”,两年多来的艰辛创业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尤其是《智库》版的大量深度报道与成果发布,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在智库调研、智库评价、智库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品牌性成果,文化产业年度人物评选等标志性活动,已经在国内智库界产生重大影响。
着眼未来,光明智库将以更加规范、更趋高端的标准要求自我,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建设之路,突出问题导向,凝练主攻方向,打造具有高端水准、光明特色、咨政情怀、国际视野,以思想文化为主要关注点的新型专业化媒体智库;将以思想观念现实映射、热点舆情动态追踪、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社会思潮趋势研判、思想理论建设发展等关系国家上层建筑的重大问题为主要研究领域,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重要问题。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光明智库能以体制机制相对成熟、咨政研究质量过硬的形象立于智库之林,成为党和政府高度信赖的权威智库,在行业内有号召力的领军智库,在舆论场上有引导力的知名智库,在国际舞台上有话语权的中国智库。
新的事物总能给人以新的期冀。在创刊68年的历程中,光明日报与知识界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思想理论融媒体传播工程、光明智库,将在互联网时代,为延续光明日报与知识分子的合作、深化光明日报与知识分子的友谊提供更高的起点、搭建更大的平台。以新理念打造新旗舰,以新手段构筑新格局,以新平台托举新发展,我希望,全体光明人都能拿出“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既擅长钉钉子,又敢啃硬骨头”的精神,让打造有格调、有品位、有见识、有情怀思想文化大报的一体之两翼,翱翔长空;我也期待,光明智库学术委员会的各位委员能够团结凝聚更多专家学者,用自己的通达睿智与真知灼见,帮助我们拓展视野、夯实力量,与我们共同擦亮思想理论研究传播的“光明品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之旅,写下属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华彩篇章!